送刘玉成之杭

钱塘之景天下无,我昔未游知画图。

吴山阑槛神仙壶,沙河灯火锦绣衢。

四城翠翘上灵隐,万象画舫游西湖。

孤峰梅花白雪庐,大堤杨柳黄金株。

百年风物未尽改,游子那得闻其初。

钱王觚棱堕秋芜,赵家宫殿佛鼓喧朝晡。

西风吹潮落越峤,夜角呼月沈姑苏。

刘郎妙趣世希有,五色灿烂披珊瑚。

请君一往览古昔,酹以千斛之酒鹅黄酥。

写以文考赋鲁城之笔千万字,吹以东坡吊孟德之箫声呜呜。

归来锦囊压蹇驴,与君共簸明月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送刘玉成之杭》描绘了杭州(古称钱塘)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钱塘江畔的独特风光以及历史遗迹的沧桑变迁。

首句“钱塘之景天下无”,直接点明了钱塘(杭州)的美景独一无二。接下来,“我昔未游知画图”表达了诗人对钱塘美景的向往之情,即使未曾亲临,也仿佛在画卷中领略过其美。

“吴山阑槛神仙壶,沙河灯火锦绣衢”描绘了钱塘山水之美,吴山如神仙居所,沙河两岸灯火辉煌,如同锦绣般繁华。

“四城翠翘上灵隐,万象画舫游西湖”则进一步展示了钱塘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灵隐寺的翠绿与西湖上的画舫相映成趣。

“孤峰梅花白雪庐,大堤杨柳黄金株”通过孤峰、梅花、白雪、大堤、杨柳、黄金等意象,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百年风物未尽改,游子那得闻其初”表达了对钱塘历史变迁的感慨,尽管时间流逝,但其独特的风貌依然保留,让后来的游子难以了解其最初的模样。

“钱王觚棱堕秋芜,赵家宫殿佛鼓喧朝晡”通过钱王和赵家的遗迹,展现了钱塘的历史厚重感,觚棱(宫殿的装饰)如今已淹没在荒草之中,昔日的宫殿内佛鼓声依旧回荡。

“西风吹潮落越峤,夜角呼月沈姑苏”描绘了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以及夜晚的宁静与远方苏州的倒影。

“刘郎妙趣世希有,五色灿烂披珊瑚”赞美了友人刘玉成的才华独特,如同珊瑚般光彩夺目。

最后,“请君一往览古昔,酹以千斛之酒鹅黄酥。写以文考赋鲁城之笔千万字,吹以东坡吊孟德之箫声呜呜。归来锦囊压蹇驴,与君共簸明月珠”表达了对友人旅行的期待,希望他能深入体验钱塘的历史文化,并以文字和音乐的形式记录下来,最终满载而归。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钱塘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还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谢王宜远饷黄雀

野田秋阴稻穗垂,山禽来啄日以肥。

斑斑背点楚雁色,煌煌腹借仓庚衣。

稍饥作阵带雨下,既饱联翅穿云飞。

土人携网巧觇伺,或布一网无脱遗。

高明购买贵初出,但取悦口宁论赀。

馔美鲜净凝琥珀,入酒潋滟明琉璃。

诗人尤喜体质滑,锡以美号柔绵披。

嗟哉群百性命易,一旦鼎镬鱼贯随。

物惟有美足取害,复以贪得忘罟维。

头颅万里奉包篚,幸免远贡遭明时。

吾徒纵食诚有愧,扪腹何以酬相知。

形式: 古风

草虫

晴风丽日天地熙,昆虫草木同生机。

墅花煌煌缀组绣,山叶剪剪明琉璃。

黄蜂天半各有役,白蝶彩蝶相随飞。

野蚕卧枝玉一笏,新蜩脱蜕冠双緌。

角蜗吐腥螳臂怒,蜻蜓翼剪吴绡素。

蛛丝散网专攫饕,缚蝇似缚白门布。

画工胸有太极心,秋毫点染追天真。

胡为所画仅九物,终以杀机疑非仁。

呜呼安得人心皆祥麟,阜螽草虫荡荡共适周原春。

形式: 古风

题罗稚川小景

远洲连冈近洲平,高树稀叶低树青。

长溪浸日流无声,中有数叶渔舟横。

谁家飞轩接水亭,沙边客至扶杖迎。

江村颇类浣花里,人品兼似陶渊明。

形式: 古风

野人家

野人家,瓦少茅半遮。墙外横青山,墙头出葵花。

绕屋桐树绕屋麻,地碓舂粟如黄芽。

小如高髻发爬?,平生有额不点鸦。

月色夜夜照纺车,木棉纺尽白雪纱。

为言主家颇豪奢,绣罗作裙歌娇娃。

州符昨夜急如火,马蹄踏月趋官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