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辞四首.题亭上壁三首(其三)

意随流水行,却向青山住。

因见落花空,方悟春归去。

花飞岂解愁,愁之损年华。

请观未蕊时,何处得飞花。

山花招客笑,山鸟唤人鸣。

相逢本偶尔,花鸟亦何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生的短暂,通过流水、青山、落花、山花和山鸟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首句“意随流水行”,以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出诗人随波逐流、顺应自然的心态。接着,“却向青山住”则转而描绘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希望在青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因见落花空,方悟春归去。”这两句借落花的凋零暗示春天的逝去,寓含着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花飞岂解愁,愁之损年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愁绪的反思,认为愁绪只会消耗生命,而非解决任何问题。他提醒读者,应珍惜时光,避免让忧虑侵蚀自己的生活。

“请观未蕊时,何处得飞花。”这两句以花开花落的过程为喻,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是自然规律,无法阻止。诗人鼓励人们观察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理解其最终结果的必然性。

“山花招客笑,山鸟唤人鸣。”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处的画面,山花以微笑欢迎客人,山鸟以鸣叫呼唤人们的到来。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逢本偶尔,花鸟亦何情。”最后两句点明了人与自然相遇的偶然性,并提出疑问:花鸟是否有情感?诗人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醒人们应该以更加尊重和爱护的态度对待自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古辞四首(其四)古曲

思君不可见,忽见阶下花。

此花君手植,如见君容华。

嫣然索予笑,不语意自佳。

花容方窈窕,因君愈妍好。

见花情尚多,见君将柰何。

形式: 古风

晓行

荒鸡一再号,驱车事晨征。

寂寂秋风萧,况此华月明。

万顷琉璃中,着吾一身行。

肝胆尽冰雪,毛发亦含情。

超然鸿濛初,顿觉百虑溟。

安得王子乔,为言此时情。

形式: 古风

始衰

四时相推斥,行年五十过。

触心若无悰,况复值春华。

良节足游衍,逝龄翻成嗟。

蹙眉拭花露,按愁聆禽歌。

气索怯缩风,颜凋仰流霞。

倚林思寝䄄,躧坡企行车。

志士惜坠景,达人伤逝波。

宁不动灵襟,潸然下涕多。

人生大化中,飘萧风中花。

百年终变灭,感慨欲如何。

形式: 古风

寄远曲(其一)

泪尽愁难尽,燕归人未归。

遥知君念妾,似妾忆君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