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其三)

新诗日以多,古意日以往。

我欲求玄珠,未易觅象罔。

中道良独难,执玉迷俯仰。

索居无谁语,掩卷起遐想。

当求古人知,何用世俗赏。

意到亦偶然,深刻戒斯鞅。

惟堪自娱戏,非欲互标榜。

唐公谬见推,薛侯讵宜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现代诗歌日益繁多,古人的意蕴却日渐淡去。
我渴望寻找那颗深奥的珍珠,却难以在虚无中寻觅。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孤独而难以把握,握着美玉却迷失了方向。
独自一人,无人倾诉,合上书卷,思绪飘向远方。
应当追求古人的智慧,而非迎合世俗的赞赏。
心意所至,纯属偶然,过于深沉会让人疲惫。
只适合自我娱乐,而非互相吹嘘。
唐公的推崇或许有误,薛侯也不应长久占据高位。

注释

日:一天天。
古意:古代的意蕴。
玄珠:深奥的珍珠,比喻智慧或真理。
象罔:虚无,空洞。
中道:人生的道路。
执玉:握着美玉,象征权力或责任。
索居:孤独居住。
遐想:深远的思考。
古人知:古人的智慧。
世俗赏:世俗的赞誉。
意到:心意所至。
斯鞅:过分沉重。
自娱戏:自我娱乐。
标榜:互相吹嘘。
谬见:错误的看法。
讵宜:不应。
长:长久占据高位。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诗,以次韵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古诗艺术的独特见解。诗中提到新诗日益繁多,但古人的深意却在逐渐流失,诗人渴望探寻古人的精髓,如同寻找难以捉摸的玄珠。他感叹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思考实属不易,犹如执玉而迷失方向。

诗人身处孤寂,无人可分享内心世界,只能通过阅读和遐想来寄托情感。他认为真正的诗歌价值在于能否触动古人的心灵,而非迎合世俗的赞誉。创作时,灵感虽偶然而至,但诗人告诫自己要避免陷入浅薄,保持深度。他自嘲地说,他的诗作只是自我娱乐,无意与他人争名夺誉。

最后两句,诗人以谦逊的态度指出,即使唐公(可能是对他人的误赞)和薛侯(可能指某位诗友)对自己的诗作有过高的评价,他也并不认为自己应该长久保持这种地位。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真诚追求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其二)

我携二三子,行此白玉湾。

案头左章集,古语留人间。

我昔识此士,风雨满空山。

忧愁送日月,不复记容颜。

自从一别来,乃此再见悭。

为客使同邑,造物何其儇。

岂无城府意,乘马忽复班。

还能顾寂寞,山路披荒菅。

形式: 古风

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其一)

少年场屋心,富贵轻秋毫。

如何此偪仄,晚作空山逃。

世方驰逐好,我独儒书豪。

宁甘往教远,不肯十上劳。

尚持鹍鸡弦,自爱凤尾槽。

纷然凉州曲,谁赏郁轮袍。

取之众弃中,君眼亦已高。

惜哉君更穷,相看两萧骚。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次韵郭梅边汤孤松见寄

杜门却扫冯敬通,何人载酒暖此翁。

昼长书罢啼鸟寂,山水似我清而穷。

山僧携来两诗卷,笔势迅疾如追锋。

渔歌风断郭功父,碧云暮合汤休公。

寒梅自照太古雪,孤松压倒妖春红。

一时见此光怪物,丈室忽换化人宫。

近者重游宝林寺,山行小辟炎毒攻。

唱酬坐觉山鬼泣,谈笑不知酒海空。

当时分韵十五客,冠童亦有童非童。

惜哉梅松不在眼,自与修竹为吾宗。

传闻净觉更殊胜,极欲往求三日聋。

补天久已付昨梦,面壁更欲收奇功。

百年金碧亦尘土,须有好语留山中。

山中道人许我否,饱饭摩腹听松风。

形式: 古风

次韵感旧

人间岁月如江波,欢乐苦少哀情多。

千曲箜篌弹不尽,公无渡河公渡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