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赋招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

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

百年世事,意功名、多在黑头公。

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门前花柳又春风。

醉眼眩青红。问造物何心,村箫社鼓,奔走儿童。

天东。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

梦到琅邪台上,依然湖海沈雄。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我写下招魂的九篇篇章,一杯酒,却与谁共享。
面对零落飘摇的景象,国家兴衰离合,这种情感何时能尽。
人生短暂,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大多在年轻时就已崭露头角。
古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孤雁在辽阔的天空中飞翔,故乡的景色又逢春色。
喝醉后眼前一片青红模糊,质问造物者有何心意,村里的箫笛和社鼓声,孩子们奔跑嬉戏。
望向东方,老朋友还好吗?不要因为岁月而消磨了当年的豪情,像陈元龙一样。
梦中回到琅琊台,那里依然展现出湖海般的雄浑气象。

注释

招魂:古代挽歌的一种,用于召唤亡灵。
一尊酒:一杯酒。
零落栖迟:形容事物零散或凋零,停留不前。
黑头公:指年轻有为的官员。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古老或故乡。
醉眼:因饮酒而眼神模糊。
造物:创造万物的自然力量。
元龙:陈元龙,三国时期的人物,以豪放著称。
琅邪台:古代名胜,此处可能代指诗人自己的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是元好问的作品,金末元初时期的词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感慨见长。词中,作者以“招魂九辩”的典故开篇,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怀旧的情绪,感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尤其是功名多落入早年显达之人之手。"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描绘了凄凉的景象,寓言了词人的漂泊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词人借春风中的花柳和儿童的欢声笑语,反衬出自己的寂寥心境,质疑造物者的安排。他呼唤故人依旧保持豪情壮志,不要像陈元龙那样消磨了英雄气概。最后,词人通过梦境回到琅邪台,表达了对往昔豪情和壮丽景色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拥都六冠盖,瑶圃秀,转春晖。

怅华屋生存,丘山零落,事往人非。追随。

旧家谁在,但千年、辽鹤去还归。

系马凤凰柱,倚弓玉女窗扉。江头花落乱莺飞。

南望重依依。渺天际归舟,云间汀树,水绕山围。

相期。更当何处,算古来、相接眼中稀。

寄与兰成新赋,也应为我沾衣。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澹西园暮景,对别酒,惜临分。

爱襆被中台,挂冠神武,谁得如君。

纷纷道途鞍马,甚当时、王粲也从军。

处处惊乌夜月,年年落雁横汾。菟裘老计在耕耘。

风□出尘氛。记沁北丹东,松枯石润,菊秀兰薰。

林泉竟轮先手,漫回头、惭愧玉山云。

寄谢鸡豚社客,草堂未要移文。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送亲家丈问梦纲

又东门送客,侧身西望长嗟。

算万里功名,几番风雨,何限云沙。

相看已过半百,甚年年、各在一天涯。

秋气偏催过雁,疏烟细点归鸦。旌旗未卷鬓先华。

清泪落悲笳。问蜀道登天,锦城虽好,得似还家。

关心老来婚嫁,要与余、邻屋共烟霞。

到□征西车马,轮他杜曲桑麻。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