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雪窦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春寺苍茫春鸟鸣”,以“苍茫”二字渲染出春日寺庙的静谧氛围,春鸟的鸣叫为这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接着,“竹舆袅袅上天行”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竹轿轻盈地穿梭于山林间,仿佛在天空中行进,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路藏幽窦千年雪,云借深山半日晴”两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路的蜿蜒曲折以及沿途的自然景观。千年积雪的幽谷与短暂的晴空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乍入鼓钟真梦寐,相看麋鹿是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平静。鼓钟之声仿佛将他带入了一个梦境,而与麋鹿的相遇,则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最后,“茶铛诗卷随身转,未信招提宿未成”两句,点明了诗人的随性与洒脱。无论是煮茶还是阅读诗卷,都是他旅途中的日常,而“未信招提宿未成”则暗示了他对寺庙生活的期待与不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禅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