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馆闻笛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

山空响不散,溪静曲宜长。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

虚然异风出,髣髴宿平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深夜时分听到远处羌笛声,空旷的客厅里显得格外寂静。
山中回音飘荡不肯消散,溪水静流更显曲调悠长。
草木间仿佛带有些许边塞的气息,城池上空傍晚时分泛起阵阵凉意。
忽然间,一阵不同寻常的风吹过,仿佛昔日平阳之地的景象又重现眼前。

注释

夜久:深夜,时间已晚。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声音凄清。
寥寥:形容空旷、冷清的样子。
虚客堂:空荡荡的客厅,指居所寂静无人。
山空:山中空旷,回声清晰可辨。
响不散:回音长久回荡,不迅速消失。
溪静:溪水平静无波。
曲宜长:乐曲因环境宁静而显得更加悠长动听。
草木生边气:边疆地区的草木似乎带有边塞特有的氛围。
城池:城墙和护城河,代指城市或防御工事。
泛夕凉:傍晚时分,凉意开始弥漫。
虚然:猛然间,出乎意料地。
异风出:不同寻常的风突然吹来。
髣髴:仿佛,类似。
宿平阳:像过去在平阳时一样,平阳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山谷中的幽静景象,通过羌笛的悠扬声响,传达了诗人独处的孤寂情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夜晚的氛围,羌笛的声音在静谧的夜中回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孤独和空旷之感。

"山空响不散,溪静曲宜长。" 山谷中的声音久久不能散去,与溪水的静谧和蜿蜒曲折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 这里描写了晚风中草木生长的情景,以及城墙和池塘在傍晚时分散发出的清凉感,是对自然界细腻入微的观察。

"虚然异风出,髣髴宿平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于常人的风格和情怀的自我认同,以及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5)

丁仙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仕途颇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好交游,其诗仅存十四首

  • 字:元祯
  • 籍贯:曲阿(今江苏丹阳市)

相关古诗词

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

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

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

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

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

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越裳贡白雉

圣哲承休运,伊夔列上台。

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

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

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

驯扰将无惧,翻飞幸不猜。

甘从上林里,饮啄自徘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戏赠姚侍御

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

重门启锁紫髯胡,新披骢马陇西驹。

头戴獬豸急晨趋,明光殿前见天子,今日应弹佞倖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

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

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

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

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

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君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