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知府赞

丹成于太初之先,道济乎后地之极。

负勋名阀阅之寄,忘生长富贵之习。

时行时止,无固无必。

操须弥之笔,亦难写此圭璋之质。

形式:

翻译

丹药炼自天地初创之时,大道普济至人间最深处。
肩负着显赫家族的期望,忘却了追求权势和财富的习性。
时而前行,时而停留,不固执,不强求。
即使握有如须弥山般巨大的才华,也难以描绘出这卓越的品质。

注释

丹成:指修炼成仙丹或长生不老药。
太初:宇宙或事物开始的时候。
道济:大道普济众生。
后地之极:人间最深远的地方。
勋名阀阅:显赫的家族名声。
忘生长富贵:忘记追求权势和财富。
时行时止:顺应时势,灵活行动。
无固无必:不固执,不强求。
操须弥之笔:比喻拥有极大的才能。
圭璋之质:比喻人的高尚品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为赞颂一位名叫杨知府的人物而作。诗中首先强调了杨知府的成就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他的功绩和门第显赫,但他并未沉溺于富贵之中,而是行为举止随缘自在,不执着于固定的形式或必然的结果。诗人运用“须弥之笔”这一夸张比喻,形容杨知府的才情深厚,难以用寻常文字完全描绘他那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气质。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杨知府的德行与才能,以及他超脱世俗的品格。

收录诗词(229)

释智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拜明招塔

稍硬风头早已乖,更归暖处自沉埋。

翻令千古成踪迹,枉吃罗山白饭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拾得赞

来无地头,去有踪迹。

笑不省是什么意,扫不尽几多狼藉。

苦海无边,行愿无边。唤作普贤,即非普贤。

形式:

狮子相观音赞

狮子国中,随类度生。盘石海潮,呵吼不停。

要见真狮子儿,于斯观其音声。

形式:

送雁宕庆藏主

四十九盘飞鸟外,衲衣犹带宕云寒。

豁开湖海烟波眼,枯木石头在雁山。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