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盗偶成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

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去年宋江在山东起兵,白天挥戈攻打城池。
杀戮众多,如同割草,皇宫里的人听到这消息感到悲痛。
朝廷紧急下达黄纸文书,封赏三十六人一同晋爵。
凶悍的士兵驾驭肥马,趾高气昂,百姓围观都惊恐不已。
今年杨江在河北起事,战斗方式遵循前例。
受苦的百姓私下里期盼,希望官府早日平息战乱。
我听说官职应给予贤能之人,但这样对待他们恐怕是错误的。
招降并非长远之计,反而会诱导潜在的恶势力作乱。
不如下诏减免赋税,他们自然会遵守约定回来。
我作为小臣无能为力,怎能提出狂妄的建议以助国家大计。

注释

宋江:宋江,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此处指起义军领袖。
城郭:城墙和外城,泛指城市。
九重:古代指皇宫,因宫门多层而称。
敕来:皇帝的命令到来。
拜爵:接受封爵,即被授予贵族头衔。
狞卒:凶猛的士兵。
骈观:成群结队观看。
嗷嗷:形容哀鸣或痛苦的声音。
招却:招抚平息。
庙略:朝廷的谋略,比喻国家的大政方针。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官军与山贼的冲突,通过对比去年宋江起事和今年杨江起事,表达了对战争的哀伤和对和平的渴望。开篇即以“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剪草如”直击战乱之惨烈,接着转入“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展示了朝廷的权威与对英雄豪杰的招安。然而,“狞卒肥骖意气骄”一句,则透露出军队内部可能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

接下来的“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继续描写战争场面,而“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则流露出了民众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人随后提及“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表达了希望官府能够任用贤能之士,以解决乱象。

中间几句“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则是对当前政策的反思,认为简单的招降并不高明,而应该通过宽松的法度让人心向善。末尾“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表现了诗人作为一个小臣,对于国家大事虽有所感慨,但又感到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政策的反思,展示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收录诗词(137)

李若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离家

曙风入修檐,宿霭度遥岭。

游子恋庭闱,延此须臾景。

临行懒加衣,上马晨烟冷。

歧路白日忙,气候清夜永。

前途寡亲友,所晤唯瘦影。

长风傥或借,逸翰当少骋。

不然早旋归,柴门保孤静。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诸刹以水激硙磨殊可观为赋此诗

叠石壅寒派,湍流泻回溪。

谁将方便智,成此妙圆机。

轮辐互高下,波涛郁翻飞。

磨牙递旋斡,硙杵纷昂低。

玉粒已粲粲,琼花亦霏霏。

虽存机械巧,利泽成博施。

试语汉阴老,使知浑沌非。

惟当善用心,功与天地齐。

形式: 古风

偶书

太原城角小军营,兀坐何人肯见临。

半阴半晴天气杂,一去一住客思深。

功名未信终相负,岁月无端早见侵。

好在床头满壶酒,劝君休约十分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敦夫弟

秋风秀庭槐,举子勤朝课。

丹诏日边下,收揽不赀货。

小陆富才藻,振笔追楚些。

朱丝有知音,白雪定寡和。

锐气压同流,龙泉不容剉。

芥视青紫荣,未语手先唾。

我昔游词场,一飞脱轗轲。

咫尺看青霄,三年困巡逻。

虚名损富贵,此生分寒饿。

输他阿买辈,官高金印大。

造物端戏人,益知吾道左。

愿尔早著勋,替我云山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