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夕阳堪极目,况复近秋残。

塞迥横烟紫,江清照叶丹。

伍胥嗟路远,潘子念行难。

更有芜城恨,城空逼夜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夕阳西下,视野无边,更何况接近秋天的尾声。
边塞远处,紫色烟雾弥漫,江水清澈,倒映出红叶的鲜艳。
伍子胥感叹路程遥远,潘子忧虑前行艰难。
更增添了对荒废的芜城的哀愁,空荡的城市在夜晚显得更加寒冷。

注释

夕阳:傍晚的太阳。
堪:能够。
极目:极目远望。
况复:何况。
秋残:秋季将尽。
塞迥:边塞遥远。
横烟:弥漫的烟雾。
紫:紫色。
江清:江水清澈。
照叶丹:映照出红叶。
伍胥: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赐死,此处借指远行者。
嗟:感叹。
路远:路程遥远。
潘子:泛指远行的人。
念:忧虑。
芜城:荒废的城市,这里指广陵(今扬州),历史上曾繁华一时,后衰败。
恨:哀愁。
城空:城市空荡。
逼夜寒:逼近夜晚的寒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夕阳、塞上风光和江水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开篇"夕阳堪极目,况复近秋残"两句,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即太阳即将下山,而季节又接近秋天的尽头,给人以一种年华易逝和时光匆促之感。

"塞迥横烟紫,江清照叶丹"接着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图。"塞迥"指的是边塞的延伸或边塞的景色,而"横烟紫"则是对远处山峦笼罩在一片淡紫色的烟霭之中的美丽描述,表现了边塞的辽阔与神秘。紧接着"江清照叶丹"中,江水清澈,映照着岸边树木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秋天特有的丰富色彩。

诗人随后通过历史人物伍胥、潘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伍胥嗟叹路途遥远,潘子怀念行旅之难,这里借用古人故事,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道路艰辛的忧虑。

末尾"更有芜城恨,城空逼夜寒"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的东西的深切懊悔,以及面对空旷的城池时所感受到的凄清与寂寞。这里的"芜城"暗示了一种荒废和孤独,而"城空逼夜寒"则是对这种情境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述,将内心的悲凉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30)

刘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 字:子仪
  • 籍贯:宋大名
  • 生卒年:971—1031

相关古诗词

小园秋夕

枳落莎渠急夜虫,翛然平子四愁中。

栗林忽感雕陵鹊,云表初过代岭鸿。

阮籍卧惟疏鉴月,马融横笛远含风。

郎潜吏隐前贤事,犹胜杨岐泣断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馆宿

馀欢惊社过,独直奈宵长。

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

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

耿耿迷遥思,残星下建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公子

油壁春车隔渭桥,黄山路远苦相邀。

行庖爨蜡雕胡熟,永埒铺金汗血骄。

别馆横陈张静婉,期门长揖霍嫖姚。

注钩握槊曾无惮,绿桂膏浓晓未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劝石集贤饮

豪家抱瓮擅风流,更燎薰炉白雪楼。

鲁笔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

仰天拊髀真为乐,倒载穿肠肯易愁。

欲鲙长鲸置雕俎,愿回北斗挹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