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其一)

燕山春老泣啼鹃,屈指号弓十八年。

阙里麟游书莫载,桥陵龙逝鼎仍迁。

玉衣晨举黄尘染,铜狄秋眠碧血捐。

欲赋「黍离」无限恨,依稀风雨故宫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遗民张煌言在甲申之变后所作,表达了对明朝灭亡的哀悼和故国之情。首句"燕山春老泣啼鹃"以春天将尽,杜鹃悲啼象征着国事的衰败,以及诗人内心的哀痛。"屈指号弓十八年"则暗示十八年来抗清斗争的艰辛与漫长。

"阙里麟游书莫载"中的"阙里"指的是孔子故乡,"麟游"暗指圣贤不在,暗示明朝文治的式微;"桥陵龙逝鼎仍迁"借龙的逝去和宝鼎的迁移,寓言了皇权的丧失和国家的动荡。

"玉衣晨举黄尘染"描绘出清晨时分,皇宫的华丽玉衣被战乱的黄尘所玷污,象征昔日荣华不再。"铜狄秋眠碧血捐"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残酷,铜人静卧,烈士的鲜血染绿了大地。

最后两句"欲赋‘黍离’无限恨,依稀风雨故宫前"引用《诗经·王风·黍离》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亡国之痛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故都故宫的无尽怀念,仿佛还能听到风雨中回荡的历史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明朝覆灭的沉痛记忆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其二)

当年群盗满长安,仓猝宫车弃百官。

旗散黄龙争解甲,桁虚朱雀罢鸣銮。

攀髯犹惜须眉少,压纽空悲羽翼单!

独使至尊殉社稷,千秋青史未曾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其三)

汉家天仗肃仙班,一掷金椎不复还。

苜蓿祗肥秦塞外,樱桃谁荐晋陵间!

魂招蜀望花同碧,泪染姚华竹尽斑。

何处旌旗皆缟素,好传露布到阴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得徐闇公书,为之喟然

长看北极望南阳,倾日依风总渺茫。

愁过魏牟还恋阙,病同庄舄肯投荒。

应怜牛酒迟江左,莫道鱼盐擅海王!

倘去三山须问讯,君家大药在何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促织

促织促织,微吟闺夕。纬妇惊秋,停机太息。

织缣苦短,织纩苦密;万缕千丝,织不成疋。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