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并序(其二十五)

僧房阒寂夏修持,闭户疏人怪亦知。

侬家自有同风事,千里无来却肯伊。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宁静与自我超越。首句“僧房阒寂夏修持”,描绘了僧人居住的环境——在寂静的僧房中,夏季里进行着修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心内省的氛围。接着,“闭户疏人怪亦知”一句,点明僧人选择闭门谢客,外界的疑惑与不解对他而言已不重要,体现了修行者对世俗情感的淡泊。

“侬家自有同风事,千里无来却肯伊。”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自有一番与世不同的追求,即使相隔千里,也愿意坚守这份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信念。这里的“同风事”可以理解为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共处,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超越了物质世界的距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僧人的生活细节和内心独白,传达了佛教修行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境界。它不仅展示了僧人个人的修行状态,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94)

居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并序(其二十六)

临窗不觉寸阴移,火急修行早是迟。

白日祇陪人事过,园林那得道成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并序(其二十七)

缘觉声闻未尽空,人天来往访真宗。

争如佛是无疑士,端坐无心祇么通。

形式: 偈颂

偈颂并序(其二十八)

顶相拟求终不见,应缘同谷不违方。

此门别处无寻路,祇有休心更厮当。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并序(其二十九)

三事无忧乐道情,且陪云水不求名。

任渠更作千般解,体自无暇不染青。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