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子西出按宣大(其一)

拂晓动危旌,严垂指北平。

烽烟还未靖,骢马故遄征。

二镇雄天邑,千山亘石城。

直劳前箸借,已夺右贤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黎明时分,旗帜飘摇,指向北方边疆的情景,显示出军事行动的紧迫。烽火尚未完全平息,诗人李舜臣便催促友人李子骑着骢马迅速出征,前往宣大地区执行任务。他所提及的"二镇雄天邑",可能指的是两个重要的军事据点,而"千山亘石城"则强调了宣大地区的险峻地形和坚固防御。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认为此次出征不仅需要个人的勇猛,还可能消耗掉前方将领的智谋,暗示了任务的艰巨。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战事紧张气氛和友情关怀的送别诗,展现了明朝边塞诗常见的豪迈与忧虑交织的情感。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其二)

万里长城险,三秋太白明。

雁关天上启,狐岭雪中行。

斧钺垂寒色,钲鼙壮朔声。

要令沙漠外,遥惮汉贤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其三)

清边知有志,慷慨赴戎行。

沙碛行荒塞,风云控朔方。

角弓弯汉月,铁骑猎边霜。

万里狼烽靖,归来凯奏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其四)

塞草郁何丰,边尘望不穷。

龙沙连海上,鸟道入云中。

悬斧三军肃,扬旌六郡雄。

伫闻飞檄至,他日幕南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塞上

秋风边塞上,飞檄忽纵横。

独将三军出,分为四道行。

阴山锋始接,瀚海帐皆倾。

缚得名王至,声驱右北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