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父令赋捕鱼

寒鱼不乐水,遇汕辄来依。

溪边蓑笠翁,智深鱼莫知。

网罟既不设,钓竿亦罢携。

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

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

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

世人岂异此,外物常见羁。

好在李斯犬,当观庄子牺。

形式: 古风

翻译

寒冷的鱼儿不喜欢水,遇到油就靠近依偎。
溪边有个披蓑戴笠的老翁,他的智慧深沉,鱼儿都察觉不到。
渔网和鱼钩都不再使用,连钓鱼竿也放弃了。
他空着手来到河边,一条条鱼都毫无遗漏地收起来。
隐士买鱼喂食,心中也怜悯鱼儿的痴迷。
早知道被捕杀的痛苦,还不如在流动的冰水中自由。
世人的心思难道与这不同?被外界事物牵绊太常见。
幸好有李斯的狗懂得享受,就像庄子笔下的不被束缚的生灵。

注释

寒鱼:寒冷的鱼。
汕:油。
依:靠近。
蓑笠翁:披蓑戴笠的老翁。
智深:智慧深沉。
网罟:渔网。
钓竿:钓鱼竿。
罢携:放弃携带。
萧然:空荡荡的样子。
徒手:空手。
幽人:隐士。
怜:怜悯。
烹割:捕杀。
流澌:流动的冰水。
世人:世人。
羁:牵绊。
李斯犬:李斯的狗(典出《史记·李斯列传》)。
庄子牺:庄子笔下的不受拘束的生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夫与鱼之间的和谐画面。诗人苏籀通过"寒鱼不乐水,遇汕辄来依",表达了鱼儿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渔夫善意的依赖。接着,"溪边蓑笠翁,智深鱼莫知",渔夫以智慧和对生命的尊重,选择不设网罟和钓竿,体现出他的仁慈和自然之道。

"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渔夫空手而行,只取所需,展现出一种简朴而满足的生活态度。"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诗人借此表达对渔夫和鱼的同情,认为两者都陷入了各自的困境,鱼被捕捉,渔夫则可能因怜悯而陷入对鱼的痴迷。

最后,诗人借"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暗示鱼儿如果知道被捕捞后的痛苦,宁愿在溪水中自由游弋。他进一步指出,世人的欲望往往使他们成为外物的束缚,如同李斯之犬被富贵所困,庄子寓言中的牺牲品。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坞山寺

巘谷窈幽深,映发杉松嘉。

击钵半乔木,烧香乱烟霞。

穹林擢峭壁,搀竦回环遮。

四合山复山,泉籁音响哗。

清致满楼阁,道人心靡他。

寒涧柹栗秋,暗窗秀枇杷。

倦飞暂投迹,脱兔无复罝。

茹粲盐酪空,解钏与笄珈。

馀生愧语偷,逆旅即住家。

战鼓震淮甸,雄师奋爪牙。

儒士缪揣摩,戎韬政纷拿。

才智为人谋,何事丘中麻。

冥鸿跨海岱,逝水悲荣华。

旷哉游方外,心迹同幽遐。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大暑忆灵隐寺冷泉一首

我念热客辞,怀哉冷泉游。

此水暨此山,清便物殊尤。

澄渟快一生,晶澈夺两眸。

青瑶碧玻瓈,三顷方能侔。澡雪戏■间,大川漫悠悠。

浣瀹鉴临际,千仞险何求。

面堂浸几筵,汎桨飏扁舟。

泠泠析酲惛,一一数虾鳅。

当阶掬珠璧,攲枕拖纶钩。

雷霆落闸喧,雪霜浮涧流。

京江谢洁滑,苕霅雄偏州。

月夕了无滓,暑天常似秋。

拜尘付一咍,汩泥亦包羞。

愿浴岐山凤,勿饮荆州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山斋閒咏

仲氏新裁汝南诺,元昆聊舣具区舸。

一竿暇豫临流赋,五咏荒唐处士歌。

道号散人宜拜表,朝班都士好鸣珂。

染髭膏面诚牵勉,老矣迂疏可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中垒一首

更生倾侧四斥已,精诚所祈格天地。

著明深切安危机,同道萧周数人耳。

不容何病见君子,节义政应强国势。

倖卿权尹岂尝无,忠正得朋侥冒柅。

可怜孤直援又寡,恶恶如风力排诋。

汉皇听纳知其忠,左右侧目争摧圮。

亲亲公族人莫比,按据春秋忧变异。

萧张戮死正人空,挫奸救危宁畏忌。

勤勤请抑外家权,社稷安荣长久计。

二十馀年列大夫,痛切皇舆难坐视。

当时不谓秦无人,异世知音诚叹企。

乱生祸重英杰资,无竞维人当树置。

绛侯博陆在岩廊,高武不复忧刘氏。

胡为一篑障江河,谏鼓屡鸣那得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