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次吴文定公韵

鲁阜宿阴翳,孔陵多景光。

乃知泰岳下,中有元气藏。

不容道何病,世代馀褒章。

沧桑互变灭,若斧居一方。

玉书护林木,樵采谁敢伤。

儿孙丽千亿,宿垒联近丧。

譬如天之枢,众星拱其傍。

精神感会聚,嗣述俱质良。

磬折礼让素,金丝谁家堂。

我生百代后,瞻奉兹始偿。

悲谷日己夕,执役心逾长。

麟泣动宿感,大雅伤诗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此诗《孔林次吴文定公韵》由明代诗人林俊所作,描绘了对孔林的景仰与感慨。诗中以孔林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变迁的对比,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

首句“鲁阜宿阴翳,孔陵多景光”,描绘了孔林在夜晚的静谧与白天的光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接着“乃知泰岳下,中有元气藏”一句,将孔林与泰山相提并论,强调孔子思想如同泰山一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容道何病,世代馀褒章”则表达了对孔子思想传承的重视,认为不应忽视其价值,即使历经世代更迭,孔子的思想依然受到尊崇。接下来“沧桑互变灭,若斧居一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历史的变迁与孔子思想的恒久不变。

“玉书护林木,樵采谁敢伤”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孔子思想的神圣不可侵犯,如同珍贵的玉书一般,保护着孔林中的树木,无人敢轻易破坏。随后“儿孙丽千亿,宿垒联近丧”则通过家族繁衍的象征,表达了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譬如天之枢,众星拱其傍”将孔子比作宇宙的中心,周围群星环绕,象征着孔子思想对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性。最后“精神感会聚,嗣述俱质良”表达了对孔子精神的共鸣与传承,强调了孔子思想的品质与价值。

“磬折礼让素,金丝谁家堂”通过具体的仪式与建筑,进一步展现了对孔子礼仪与文化的尊重。最后一句“我生百代后,瞻奉兹始偿”表达了诗人作为后代,对孔子思想的追思与敬仰,以及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孔林的描绘与对孔子思想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手植桧灾次吴文定公韵

物理有代谢,人事多故新。

皇王与帝霸,在眼今谁存。

两楹久梦奠,手植犹庙门。

纪年系衰周,历劫经暴秦。

九泉绝根曲,松桂非其群。

李赵盛两见,郁尔苍云屯。

由蘖百年内,左纽还旧文。

默运自元化,一体气焉分。

郁攸适为虐,此酷能前闻。

枝叶化灰烬,祸比林木均。

犹馀根与干,周视环百巡。

苏枯谅斯在,脉理关天人。

刚贞候芽茁,怒长相嶙峋。

形式: 古风

桐湖逸墅

壮岁事行役,吏牒相拘牵。

桐湖入残梦,鱼鸟三十年。

九峰故寒碧,即事徒华颠。

地高世责望,在眼馀憎怜。

背山构萝屋,数亩桑麻田。

归来抱黄犊,青磴聊夤缘。

盖眠袯襫破,觅胜绳鞋穿。

江天四寒雪,独钓归湖船。

岁熟易得酒,人閒真似仙。

细觅种树诀,载理逍遥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约庵为周都宪子庚题

气机互流转,万有存一心。

操之失其要,纵浪翻陆沈。

三省有明训,四勿垂规箴。

孔圣固可学,奚必回与参。

翠积祸先贾,鳞潜不厌深。

元公故遥裔,结屋青松林。

芳泉引自洁,纷华宁见侵。

境偏人事静,佔毕疑书淫。

微言探赜外,遗绪犹未寻。

开境集百感,鬓雪纷盈簪。

朴质道所贵,约守良独任。

金貂付销灭,布被留至今。

丰亨鲜常在,转瞬回晴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方思源尹丹阳

物色收来异,声名重不虚。

初程付淹速,大造有乘除。

辅邑征先耗,疲民税几舒。

悉心劳抚字,平野课耕锄。

旱剧苗如寄,渠成水可居。

村农储尽粟,公府食无鱼。

型冶还陶士,冠裳足起余。

化行驯雉外,刃利割鸡馀。

尤拔钧衡在,循良且大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