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江声已吞大别口,束之不住复东走。

怒涛万顷天风号,沙岸日斜鼍欲吼。

一叶剪过烟波湾,登楼凭遍十二栏。

忽飞凉雨溅衣湿,白浪高于黄鹄山。

山川满眼来萧索,吟鬓低垂且孤酌。

青莲毕竟非仙才,崔颢题诗不敢作。

醉拟横将铁笛吹,归向仙人借黄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魏坤的《登黄鹤楼》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长江的壮丽景色。首句“江声已吞大别口,束之不住复东走”展现了江水奔腾不息的气势,如同大别山口被其吞没,无法阻挡其向东流去。接下来的“怒涛万顷天风号,沙岸日斜鼍欲吼”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江浪翻滚、涛声如雷,仿佛天风在怒吼,沙滩上的鼍龙也似乎要呼应这壮阔景象。

诗人乘船经过“烟波湾”,在楼上倚栏远望,“一叶剪过”形象地写出船只穿行于江面的轻盈。忽然间,一阵凉雨打湿衣襟,江浪之高甚至超过了黄鹄山,这样的画面富有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山川满眼来萧索,吟鬓低垂且孤酌”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山水的寂寥与孤独,他独自饮酒,沉思吟咏。最后两句“青莲毕竟非仙才,崔颢题诗不敢作”以李白和崔颢两位唐代诗人的才情为典故,暗示自己虽然才华不及,但仍想借酒壮胆,醉后吹笛,希望能像仙人那样乘鹤归去,寄托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收录诗词(7)

魏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徐虹亭检讨南归

曾访鸥波叟,为余画水村。

平田青接岸,深柳绿当门。

百里程非远,三高迹好论。

迟君同听雨,浊酒一开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慈仁寺有鬻孤雁者四明万季野购畜于庭作羁雁诗邀予赋之

不趁凉云结阵飞,羁孤似尔欲何依。

弥天矰缴虽知避,满地江湖却暂违。

空守殊乡惊岁晚,难招旧侣待春归。

临风无限回翔意,独立闲庭对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渔洋先生以右丞竹里馆作图敬题应命

苍然古时月,下照檀栾影。

烟梢一万竿,翠滴衣裳冷。

幽兴会孤吟,造此无人境。

自非高士怀,于何悟深静。

我公有神契,千载遥相领。

偶复托岸廊,终焉慕箕颍。

妙处故不传,意与瑶琴永。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固关

镵天悬万仞,燕晋此中分。

马放清时地,人耕古戍云。

青松何郁郁,翠壁故纷纷。

日暮哀笳发,征夫不忍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