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三)

浮玉山头日日风,涌金门外已春融。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

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浮玉山头天天刮风,涌金门外春天已经融化。
在这里住了两年,鱼鸟都变得熟悉,三月的莺花美景都赠予你。
欣赏着新妆的眉黛晕染,不必为离别而泪眼朦胧。
谁又能编织出相思的情意,寄给面向北方的江边鸿雁。

注释

浮玉山头:比喻杭州西湖的白堤。
日日风:形容风大且频繁。
涌金门外:指杭州城门外的景色。
春融:冰雪融化,春天来临。
鱼鸟浑相识:鱼鸟都对诗人产生了感情。
眉倒晕:形容女子化妆时的眉色渐淡。
脸消红:因离别而面带愁容。
相思字:表达思念之情的文字。
北向鸿:面向北方的鸿雁,常用来象征远方的信使。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风光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浮玉山头日日风"与"涌金门外已春融",设定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色,其中“浮玉”、“涌金”皆为夸张之词,用以衬托春风和春光的美好。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则是说诗人在这春天已经认识了两年的鱼鸟,而莺花也将要赠送给远方的亲人。这里的“鱼鸟”和“莺花”都成为思念的媒介。

接着,“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人看着那已开始变化的眉形,心中涌起离别的哀愁,而脸上的红色也因泪水而变得模糊。

最后,“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之问。诗人想知道,有谁能够将自己的思念编织成文字,通过鸿鹄(古代传递信息的鸟类)送达给远在江边的亲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而真挚的情感,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四)

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岩。

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黏。

形式: 七言律诗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五)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常州太平寺观牡丹

武林千叶照观空,别后湖山几信风。

自笑眼花红绿眩,还将白首对鞓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

醉中眼缬自斓斑,天雨曼陀照玉盘。

一朵淡黄微拂掠,鞓红、魏紫不须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