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云塞秋夜

隔墙弦索无心听,挑灭银灯。暗忆平生。

白发萧萧酒易醒。月华风定芭蕉冷,楼上三更。

不住鸡声。一枕江南梦未成。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采桑子·云塞秋夜》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秋夜景象。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深夜中的思绪与情感。

“隔墙弦索无心听”,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疏离感,弦索之声虽在耳边,却无意倾听,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淡漠。“挑灭银灯”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熄灭灯火的动作,同时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隐匿与封闭。“暗忆平生”,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在夜晚回忆往昔的情景,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白发萧萧酒易醒”,随着年岁的增长,主人公的头发已变得稀疏而苍白,饮酒也难以沉醉,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更是心灵深处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感伤。“月华风定芭蕉冷”,月光如水,微风停歇,芭蕉叶上凝结的露珠似乎也感受到了夜的寒意,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主人公心境的凉薄。“楼上三更”,时间的推移,将故事推向更深的夜晚,三更时分,夜深人静,更显孤独。“不住鸡声”,远处传来不绝于耳的鸡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也提醒着主人公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性。“一枕江南梦未成”,最后,主人公试图在梦中寻找江南的温暖与美好,但最终未能成眠,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渴望与期待。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怀香侯

春曳歇马行山道,重见凉飙。雁字相挑。

回首钱唐北上潮。颓阳漠漠黄沙苦,鬓影初凋。

忆弄诗瓢。落尽灯花又一宵。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查伊璜两度出家姬作剧

解曳贪著吴宫锦,花族双靴。山画长蛾。

待诉衷情隔绛河。新词填就勤分付,众里惊波。

道字偏讹。惹得周郎顾转多。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姑苏顾氏席上小鬟

踏歌未晓歌中意,豆蔻初含。豆蔻初含。

飞到杨花便不堪。罗巾欲乞题红句,眉语相探。

眉语相探。懊恼檀郎梦已酣。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寄赤豹

芭蕉几阵檐前雨,瘦尽多情。小小溪亭。

一种离愁画不成。梅花断碣江天远,枯泪犹零。

莫听瑶筝。恐有何戡旧日声。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