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

剑门崔嵬若相抗,云栈萦回千百丈。

石角钩连皆北向,失势一落心胆丧。

侧身西望不可傍,猛虎毒蛇相下上。

安得朱亥袖椎来,为我碎打双叠嶂。

形式: 古风

翻译

剑门高峻仿佛在抵抗,云梯盘旋曲折有千百丈长。
岩石的尖角都朝向北方,一旦失去支撑,人心胆都为之惊慌。
侧身向西望去无法靠近,凶猛的虎和毒蛇上下交错威胁。
怎样才能像朱亥那样,手握铁椎,为我击碎这重叠的山嶂呢?

注释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云栈:指高耸入云的栈道。
钩连:指岩石相互连接。
失势:失去原有的支撑或平衡。
朱亥:战国时勇士,此处借指有力的援手。
袖椎:暗指有力的武器,藏于袖中。
双叠嶂:两座重叠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景画面,通过对剑门山势的刻画,抒发了诗人面对险峻自然时的心境和情感。

“剑门崔嵬若相抗”一句,以“崔嵬”形容山峰之高大,给人以压迫之感,“若相抗”则表明这些山峰似乎在互相对峙,形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

“云栈萦回千百丈”进一步渲染了剑门山的雄伟景象。“云栈”指的是云雾缭绕,“萦回”则形容山势盘旋曲折,给人以无尽深远之感。千百丈的高大,更是加强了这种感觉。

“石角钩连皆北向,失势一落心胆丧”这两句转而描写了诗人在面对如此险峻山峰时的心理变化。“石角”、“钩连”均形容山的陡峭,“皆北向”则是强调其方向和坚定。然而当“失势一落”,意指如果从这种高处坠落,会感到“心胆丧”,即极度的惊恐与绝望。

“侧身西望不可傍”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如此险峻自然时,连转身向西看去都感到畏惧。“猛虎毒蛇相下上”则是通过猛兽的形象,强化了剑门山之危险。

最后,“安得朱亥袖椎来,为我碎打双叠嶂”表达了诗人一种愿望,即希望能有神力将这些高山击碎。这里的“朱亥”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神人,能够呼风唤雨,“袖椎”则是他的法器。“为我碎打双叠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的渴望和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剑门山的描写,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感与挑战精神,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归对客

北行十三载,痴懒身羁孤。

勒马向天山,咄咄空踟蹰。

穷阴六月内,白雪飞穹庐。

冷气刺骨髓,寒风割肌肤。

饥餐枣与栗,渴饮酪与酥。

弃置勿复言,言之则成迂。

前年走河北,荆榛郁丘墟。

夜宿古战场,鬼物声呜呜。

去年及淮南,黄尘翳行裾。

长流漂白骨,满目皆畏途。

今年归湖山,乔木依故居。

堂前双老亲,粲粲色敷腴。

壁间岂无琴,床头亦有书。

友朋日过从,可嬉仍可娱。

开轩耿晴色,梅花绕庭除。

呼儿斫海鲸,新篘酒盈壶。

偶尔得生还,相对真梦如。

万事一画饼,百年捋髭须。

向来误儒冠,今也无壮图。

且愿休王师,努力加饭蔬。

形式: 古风

客感和林石田

细柳和烟舞湿云,落花随水送归春。

门东□□□应噪,江上白鸥谁肯驯。

朱子不仁唐逆贼,□□□□诳汉忠。

离亭一笛悲风急,君赋秦州□□□。

形式: 古风

幽州月夜酒边赋西湖月

西湖月,光皎洁,曾照钱王九重阙。

钱王歌舞恋春风,月亦有情光不歇。

一朝歌舞成尘土,断础荒宫走狐兔。

月亦伤心不肯明,人亦吞声泪如雨。

西湖月,几度圆,几度缺。

人生南北岐路多,几度相逢几度别。

去年月圆时,我在西湖十里荷花香,□□月吞酒卮。

今年月缺时,我在燕山万里来□□,□酒招月来。

劝月酒一杯,我酒饮尽□□□□□□饮,胡为乎来哉。

停杯问月月变色,嫌□□□□□窄。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若不痛饮真可惜。

□□□物如流水,何如月照金樽里。

首阳二子忍□□,□丘盗蹠成蝼蚁。

我有长鲸吸川口,倒挽银河添我酒。

我酒千年饮不乾,月光与我长相守。

酒酣拔剑斫地歌,钱王宫阙生白波。

西湖月,光更多,有酒不饮将如之何。

形式: 古风

幽州城南江乡园

幽州城南花满溪,秋千摇飏高复低。

吹笙击鼓园之西,金鞍马踏芳草堤。

花娘满眼歌声齐,今日烂醉归去兮。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