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其二)

宛马金作勒,壮士铁为衣。

横行出塞门,日落黄埃飞。

匈奴仓卒至,士卒被重围。

战馀平野中,惟见空鞍归。

家中白头母,犹自倚寒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塞下曲(其二)》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壮烈画面,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感与深沉的人文关怀。

首句“宛马金作勒,壮士铁为衣”,以“宛马”和“金作勒”、“壮士”与“铁为衣”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边塞将士装备的精良,也暗示了他们勇猛无畏的精神风貌。接着,“横行出塞门,日落黄埃飞”两句,通过“横行”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纵横驰骋的战斗姿态;而“日落黄埃飞”则渲染了战场的壮阔与悲壮,夕阳西下,黄沙漫天,烘托出战争的残酷与浩瀚。

“匈奴仓卒至,士卒被重围”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敌军突然来袭,边防战士陷入重重包围的危急情景,紧张气氛达到高潮。接下来,“战馀平野中,惟见空鞍归”则展现了战争的惨烈结局,平野之上,只见战马的空鞍,没有了主人的踪影,暗示了无数战士的牺牲,令人感伤不已。

最后,“家中白头母,犹自倚寒扉”一句,将视角转向战后,聚焦于一位老母亲的形象,她独自倚靠在寒冷的门扉上,等待着远方儿子的归来。这一幕温馨而又凄凉,深刻揭示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牺牲者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冲突与情感交织的边塞世界,既有对英勇战士的赞美,也有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陈少府赋望云

高台临广逵,上抗浮云端。

游子思亲闱,登之以遐观。

亲闱不可见,白云阻河关。

顾兹好爵縻,何当一承颜。

登山山有岐,涉水河有湍。

王事虽贤劳,敢辞陟岵难。

青天何茫茫,大地亦盘盘。

归袖欲奋飞,愿附鸿鹄翰。

形式: 古风

题罔极堂卷

孰谓江海广,江海亦有湄。

繄我父母恩,浩荡斯无涯。

依依念终养,惕惕常如饥。

鞠育信劳悴,欲报将何为。

仰睇孤鸿翔,俯悼寒蛩悲。

岂无舟与车,徬徨将何依。

高堂俨陟降,忾然方在兹。

感彼树上乌,朝出暮乃归。

微物具至情,未遂反哺私。

我何抱深痛,拊膺泪如丝。

哀哀九泉下,永以长酸嘶。

形式: 古风

谒昌黎先生祠兼呈王潮州

穷冬到南海,驱马韩山湾。

繁霜野水落,鳄溪清且寒。

伊昔潜修鳞,白日飞风湍。

壮哉昌黎翁,洪流静而安。

伊余谒遗庙,兼以穷遐观。

地古白云灭,潮来沧海宽。

夫子继芳躅,而能障波澜。

丈夫遇知己,迟暮弹吾冠。

形式: 古风

哭迭漳州

九原何茫茫,哭声回彼苍。

含悲复含喜,身死名不死。

夷哉清漳途,可驾睢阳轨。

永激后来人,千秋作臣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