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鹦鹉学人言,宛转皆相似。
其言自不知,谍谍殊未已。
人读圣贤书,期于用为理。
但务逞辞华,不实视诸履。
吁嗟噂沓流,何以异乎彼。
这首诗以鹦鹉学舌的现象为喻,讽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读书人只追求华丽辞藻,而忽视实际行为和道德修养的现象。鹦鹉虽能模仿人类语言,却不懂其意,诗中以此来暗指那些只会表面文章,而缺乏实质内容的人。诗人通过对比鹦鹉与读书人的行为,表达了对浮夸虚伪之风的批判。
鹦鹉学舌,虽然声音相似,但没有自己的理解,只是机械地重复。这与那些读书人只注重外在形式,而不深入理解圣贤之道,只追求华丽辞藻,不注重实际行动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叹这种现象如同流水一般,无休止地蔓延,与鹦鹉学舌有何不同?
整首诗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深刻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批判精神。通过鹦鹉这一形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那些空谈理论、不求实效的人的讽刺,以及对真正实践道德、追求实际理性的呼唤。
不详
朝退几少閒,虚斋坐斐榻。
雨师奏其能,烦暑清六合。
尘嚣此焉浣,祈岁予心惬。
蕉窗绿荫稠,岂用文绮杂。
人鲜俗虑对,境有清景答。
潇洒靡不宜,此际兴无乏。
目谋足空濛,耳观犹飒沓。
檐溜与溪烟,远近一时纳。
问我何所营,书史堪涉猎。
不似夏初时,殷忧在眉睫。
闽中佳实秋前到,相对年年有所思。
酬节秪供原庙荐,承恩非复寝门时。
飞来岭外炎风送,斜倚栏边揭露垂。
料得擎归旧鸳侣,几多欢喜几多悲。
迷茫景里泛轻艭,仿佛潇湘烟雨江。
最爱倾珠看荷盖,绝胜摐玉听蕉窗。
炎官后阵已收炎,秋色秋声取次添。
今日许教游碧落,不须捲起水晶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