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胡石塘

颜乐斋修文史终,更千年后有胡公。

名存宁海生祠里,神达青莲死榻中。

饥赈公规著旴右,私居丧制过辽东。

圣门三省工夫在,意合西铭是则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祐民的《哭胡石塘》诗,以哀悼之情,表达了对胡石塘先生的深切怀念与崇敬。诗中通过“颜乐斋修文史终”开篇,暗示胡石塘先生一生致力于文化历史的编纂与研究,其贡献将被后世铭记。接着,“更千年后有胡公”一句,既是对胡石塘先生成就的肯定,也寄寓了对其精神永存的期待。

“名存宁海生祠里,神达青莲死榻中。”这两句描绘了胡石塘先生的名声与精神在宁海生祠得以流传,如同莲花般高洁,即使在去世后,其精神依然如青莲般绽放,影响着后人。

“饥赈公规著旴右,私居丧制过辽东。”这里赞扬了胡石塘先生不仅在公共事务上有着明确的准则,即在旴江之右实施救济,而且在个人生活中,遵循严格的丧葬礼仪,跨越辽东,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最后,“圣门三省工夫在,意合西铭是则同。”诗人引用儒家经典中的“三省吾身”和“西铭”,表达了对胡石塘先生道德修养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行为与思想都符合儒家的教诲,体现了内在的道德力量与外在的行为准则的统一。

整首诗通过对胡石塘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传递了对高尚人格与道德追求的颂扬,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0)

揭祐民(元)

成就

作品:《盱里子集》。

经历

性伉直。泰定帝时为邵武经历,有能声。好游。尝北至燕赵,东抵辽。遇故都遗迹,必徘徊悲歌而去。

  • 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
  • 籍贯:广昌

相关古诗词

监绣

凤阁龙庭庆自今,羽鳞颜色组丝深。

美人百巧天孙手,才士一生红女心。

愿化神蚕抽瓮茧,用将缫藉入瑶林。

读书补报浑无力,渐愧临机惜寸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二月游禅林寺

溪桃二月逗残红,唤醒寻春到倦翁。

骑马度桥观日瀑,支筇转岭听松风。

才通麦气兼花气,政想农功比吏功。

安得细民如庶物,离离生意满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人上京

天上吟仙笑相觅,松间坐客饭青精。

真游不知白日晚,身世相与浮云轻。

冥冥落花啼鸟静,窅窅风磴寒泉鸣。

丈夫邂逅志万里,沧浪水清宜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历溪书事五首(其一)弊帚

剥落一弊帚,自持扫休庵。

老随筋力至,此外了非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