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别贵竹诸友》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翀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哀伤与不舍之情。诗中以“十年与君游,千里与君别”开篇,简洁而深情地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以及分别时的遥远距离,预示着离别的沉重与不舍。
接着,“把袂意不言,含杯气欲绝”两句,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前的氛围。诗人与友人紧紧相握,虽未言语,但内心的情感却如同杯中的酒液,即将溢出,难以自抑。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表达,将离别前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渐隔潇湘云,空留夜郎月”则运用了自然景象的对比,将友人间的离别比作云雾遮蔽了视线,只能遥望那轮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夜郎之月。这一景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离别主题,让人感受到时空的辽阔与情感的深远。
最后,“一曲瑶琴弹,知音对谁说”以音乐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在离别之际,弹奏一曲瑶琴,即便有知音在侧,也无法倾诉心中的千言万语,暗示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离别带来的痛苦与思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