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绿溪

云昏江水阔,两淮不可测。

山丘望亦迷,马牛岂易识。

高帆乘长风,俄倾屡攲仄。

未知所趣向,稍稍万宇黑。

近津见芦苇,其外水正白。

操舟投其间,宿鸟俱辟易。

水深不可缆,丛梗以为力。

蚊蚋秋尚繁,不眠坐通夕。

中宵风逾厉,潮水相荡击。

安得似人者,謦欬在我侧。

天明启牖户,愿见白日色。

莽苍旸谷间,竟为雾雨隔。

追观宵征处,波恶生悸惕。

绝粮非陈蔡,从者亦悽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绿溪边宿营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句“云昏江水阔,两淮不可测”以昏暗的云层和宽阔的江面起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辽远的氛围。接着,“山丘望亦迷,马牛岂易识”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模糊与荒凉,仿佛连熟悉的山丘和牲畜都变得难以辨认。

“高帆乘长风,俄倾屡攲仄”描述了大风中高高的船帆摇摆不定的情景,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未知所趣向,稍稍万宇黑”则表达了对前方道路的迷茫与不确定感。

“近津见芦苇,其外水正白”描绘了靠近渡口时所见的芦苇与清澈的水面,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宁静。接下来,“操舟投其间,宿鸟俱辟易”通过描写划船进入芦苇丛中,惊扰了栖息的鸟儿,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互动。

“水深不可缆,丛梗以为力”描述了船只在深水中航行时,依靠丛生的植物作为动力,体现了自然界的资源利用与生存智慧。“蚊蚋秋尚繁,不眠坐通夕”则表现了秋季夜晚的蚊虫之多,以及诗人因无法入睡而长时间坐着的状态。

“中宵风逾厉,潮水相荡击”描绘了夜半时分,风势更加猛烈,潮水相互撞击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安得似人者,謦欬在我侧”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陪伴,分享这份孤独与恐惧的心情。

最后,“天明启牖户,愿见白日色”表达了清晨到来时,诗人希望见到阳光的愿望,象征着对光明与希望的向往。“莽苍旸谷间,竟为雾雨隔”描述了太阳升起时却被雾雨遮挡的景象,暗示了现实中的困难与挑战。“追观宵征处,波恶生悸惕”回顾了夜晚行进时的艰难与恐惧。“绝粮非陈蔡,从者亦悽恻”则表达了在困境中,即使没有真正的饥饿,同伴之间的悲伤与同情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在逆境中对同伴情感的珍视。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如意台

冷冷清池水,泛泛不系舟。

兴来可独往,兴尽自难留。

留无淹回责,往无进取忧。

世人共扰扰,真赏空悠悠。

章华楚人困,姑苏麋鹿游。

君看如意台,乃知贤者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闵雨

长夏炎气隆,高田剧焚烧。

惜哉淮海卑,无力能沃焦。

起顾郊野间,离离悉苞萧。

日夕多狂风,飞尘蔽招摇。

谁能起蛟龙,雷雨苏宿苗。

眇然坐自想,幽意增烦歊。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和过骐骥院观马因饮李氏夜归复与江谢会于敝居

子真王济徒,爱马有马癖。

每嫌驽骀众,未睹千里格。

朅来飞龙厩,一一数白黑。

始惊麒麟骨,秀出无与敌。

旗旄乱云霞,鼓吹喧霹雳。

从容看回旋,感激私叹息。

此当逝昆崙,上与天无极。

奈何局轩陛,终岁老羁靮。

主人贵公子,埽榻多命客。

聊欲宽其意,无为稍戚戚。

珍羞杂水陆,清酒漾金碧。

嘲笑心目开,留连日已夕。

归来兴不尽,驻马问所适。

知我方会友,投鞭遽登席。

贫家竟何如,脯醢乏馀力。

歌舞复无素,儿童强敦逼。

多君平生怀,不与贫富隔。

欢来亦酩酊,俛仰愧三益。

形式: 古风

早行

雨息风亦止,落月犹在天。

舟人相呼起,稍出芦苇间。

暗中各纷拿,四听声正欢。

开户视所从,大江自漫漫。

众星若连珠,累累浮深渊。

津涯杳难知,势与天地宽。

俯见舟楫微,万牛一毛然。

虎豹嘷岸傍,蛟龙浮其涎。

兢兢抱危惧,忽忽忘食眠。

人生诚多忧,况乃行路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