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其三)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岂无秀民,生而清穆。

亦既从师,步趋随逐。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形式: 四言诗 押[屋]韵

翻译

我的故乡的人们,分散在各地的河流和陆地上。
难道没有优秀的人才,生来就清雅宁静。

注释

吾乡:故乡。
人物:人们。
散处:分散。
川陆:河流和陆地。
岂无:难道没有。
秀民:优秀的人才。
生而:生来就。
清穆:清雅宁静。
从师:跟随老师学习。
步趋:步伐跟随。
随逐:追随。
穷经:深入研究经典。
访寻:寻找。
归宿:最终的归宿或目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家乡人物的赞美和对学子的勉励。"吾乡人物,散处川陆"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家乡的人们分布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给人以自由自在之感。这两句通过描写家乡人的居住状态,表现出诗人对故土的深情。

"岂无秀民,生而清穆"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有才能且性格高尚的人才的认可和赞赏。这里的"秀民"指的是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之人,而"生而清穆"则强调他们天生具有纯净不染尘俗的美好品质。

接下来的"亦既从师,步趋随逐。亦既穷经,访寻归宿"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学子们的勉励。"从师"和"穷经"都指的是求学问道的行为,而"步趋随逐"和"访寻归宿"则表明了学习不仅需要跟随老师,而且还要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最终找到知识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人物的描写,以及对学子的勉励,体现出诗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培养的期待。语言朴实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情操与理念。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其六)

纵得美官,人亦见鄙。若博群书,更坚素履。

虽处常流,亦超尘轨。一旦进为,必兼众美。

形式: 四言诗 押[纸]韵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其二)

譬如田家,所仰黍稷。要当早夜,勤于种植。

惰而自安,不稼不穑。岁云暮矣,何由足食。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其五)

大抵名儒,岂患穷匮。大抵外物,岂在侥冀。

学成道尊,富贵自至。不学空虚,非惟自愧。

形式: 四言诗 押[寘]韵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其四)

奈何人性,易流难久。才及长成,即求配耦。

稍得其资,复营南亩。自暴自弃,有同游手。

形式: 四言诗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