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广阔的原野上行进,路途遥远的景象。开篇“平芜渺原野,遐路方悠悠”即设定了这样的画面。接着,“忽踰沙河去,井屋喧阳丘”写出了旅人在沙河边上的行动,同时也描绘出了一种繁华的村落景象。
“朝烟带桑柘,鸣扈时相求”则是对早晨田园生活的一种描写,表现了农家忙碌的场景。诗中还提到“加餐古驿馆,放马青蒲洲”,反映出旅人在路上的休息和养马的情形。
接下来的“顾念驱车者,疾行无少留”则透露出一种急促和不安的心情,而“输粮售盐直,来自东三州”则是对这次旅行目的的说明。最后,“三州在瀛澨,岛氓弄戈矛”、“妻孥既遭虏,徭役仍不休”写出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生活和战争带来的灾难。
“吁嗟姜管远,孰缓苍生忧”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结尾的“煮海利方急,攘夷功未收”则似乎在比喻某种迫切的任务或使命尚未完成。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