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阔无风似有风,芦花摇落橹声中。
鸥无一点惊猜意,认作当时载雪翁。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泛舟剡溪的场景。"水阔无风似有风",寥寥几字便展现出水面宽阔而平静,仿佛微风拂过,却无实际的波澜,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微妙的动态感。"芦花摇落橹声中",通过芦花的飘落和船夫的摇橹声,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巧妙结合,增添了生动的现场感。
"鸥无一点惊猜意",诗人观察到水鸟鸥鹭对船只的平静反应,它们似乎并未因船只的到来而惊扰,这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最后,"认作当时载雪翁",诗人以鸥鸟视角,想象自己如当年载雪的老翁,给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感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剡溪泛舟的闲适与宁静,寓含着诗人淡泊的心境。
不详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分携何必恨依依,三载无私得意归。
烟雨乍随孤棹去,鸳鸿重入九霄飞。
旧题诗句刻文石,新创儒宫在翠微。
后夜月明回首处,汀风萧飒动行衣。
我来劝农值春雨,傍人笑我身蓝缕。
我身蓝缕分当然,唯有担夫愁艰阻。
汝担夫,听我语,桑麻谷粟生于土。
若非雨泽滋发生,粒食片衣谁付与。
岂不见田间耕耨人,泥涂深没股。
晓露湿云鬟,歌笑采桑女。
他时蚕麦倍丰成,罗列瓮盎鸣机杼。
一旦雨泞不为劳,当念耕农蚕妇终岁服勤苦。
因宿秋山懒画眉,入宫岁早宠恩迟。
诗成莫写沟中叶,流到人间是几时。
参遍曹溪众所钦,玄堂虚寂砌虫吟。
定回瞑目谁相顾,好鸟衔花下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