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贯为赠别即将赴任重庆府二守的司训黄文光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黄文光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扬。
首句“朝来雨初霁”,描绘了清晨雨后初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为离别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接着,“相送出都城”直接点明了离别的场景,诗人与友人在京城送别,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殷勤一杯酒,不尽此离情”两句,通过一杯酒的细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即使再多的酒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离愁别绪。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深沉与珍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对黄文光的才华与品德进行了高度评价。“多君富文学,表表人中英”赞美了黄文光在文学上的造诣,以及他在人群中显赫的地位。“九年持教铎,两度司文衡”则赞扬了黄文光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贡献,以及他两次担任文衡(掌管文官选拔)的职务,显示出其卓越的行政能力。
“超迁黄堂去,越此承恩荣”表达了对黄文光晋升至更高职位的祝贺,同时也暗示了他将得到更多的荣誉与恩宠。最后,“蜀道讵云远,别驾良不轻”一句,既是对黄文光即将前往遥远的四川任职的肯定,也表达了对此次离别的重视。
“老稚多疮痍,引领望行旌”描绘了当地百姓对黄文光的期待与敬仰,他们饱受苦难,渴望黄文光能带来改变与希望。“文翁有遗化,寥寥谁复行”则是对黄文光能否继承并发扬文翁(汉代著名教育家)的优秀传统表示担忧,寄寓了对黄文光的深切期望与关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成就的喜悦,更有对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