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与弼在新建居所的体验与感受。诗中以“青山白云里,旷然露平陆”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接着,“峰峦森远近,涧溪罗屈曲”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自然的和谐。
“辛丑杪秋中,相基蒙吉卜。明年闰月冬,于焉结新屋。”描述了诗人选择在深秋时节开始建造新居,并在次年闰月的冬季完成了建筑。这种时间的选择,既体现了对自然节气的尊重,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和规划。
“癸卯建未初,移居遂所欲。藩篱虽未稠,斗室聊自足。”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新居的满意之情,虽然周围环境尚未完全完善,但简陋的小屋已能满足他的居住需求。这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最后,“露坐天宇凉,语笑偕僮仆。共想古昔来,谁人此曾宿。”诗人与家人或仆人在户外畅谈欢笑,享受着清风明月,同时感慨于历史的变迁,思考着前人是否也曾在此地停留。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新生活的喜悦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个人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