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寺

秋枕竹鸣屋,昼棋松掩关。

雨晴犹湿径,云薄不藏山。

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

西风动征隰,空愧鬓毛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秋天夜晚,竹叶在枕边沙沙作响,白天在松荫下下棋闭门不出。
雨后的小路还留有湿润,薄云遮不住山峦的秀美。
中原的战乱还未平息,我却只能空度这漫长的闲暇时光。
西风吹过原野,我感叹自己两鬓斑白,无能为力。

注释

秋:秋季。
枕:枕头。
竹:竹子。
鸣:发出声音。
屋:房屋。
昼:白天。
棋:下棋。
松:松树。
掩:遮蔽。
关:门。
雨晴:雨后放晴。
犹:仍然。
湿径:湿润的小路。
云薄:云层稀薄。
中原:中原地区。
恨:遗憾,愁苦。
消:消除。
永日:整天。
西风:西边的风。
征隰:征战的田野。
空:徒然,空自。
愧:感到惭愧。
鬓毛斑:两鬓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寺庙中的宁静生活。"秋枕竹鸣屋"写出了夜晚寺庙中竹子的沙沙声伴随着秋风,显得格外清冷。"昼棋松掩关"则展示了白天僧人下棋的情景,松树遮蔽着门户,增添了禅意与隐逸之感。

"雨晴犹湿径,云薄不藏山"两句,通过雨后的湿润小径和稀薄云层下的山峦,展现出雨后清新自然的景色,透露出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欣赏。

"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战乱的忧虑,即使身处寺庙,也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患意识,感叹时光漫长而无事可做。

最后两句"西风动征隰,空愧鬓毛斑",西风吹过原野,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鬓发斑白,却无法为国效力,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责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寺庙生活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薛道祖二花诗帖赞

菊粲粲兮东篱,莲的的兮西风。

是皆不受夫一尘之染,而特立于九秋之中。

予固喜其洁清而自全,亦以观其笔之妙而句之工也。

形式:

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

帖之疑也,非取而并不足以为證,非视其印不足以为信。

既信矣,又何加焉,曰一以订吾友之言,一以贻吾家之传。

伤彼苟且,祗益可怜。于虖昔贤。

形式:

薛道祖白石潭诗帖赞

画以有声著,诗以无声名。

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

形式:

薛道祖经行诗帖赞

仲氏既不能定其名,经行又不能指其地。

睹奇逸于笔势,想溪山于诗意,瞭然景物之皆备,又何必吾身之亲至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