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鸟窠和尚诗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佛法之路明明存在,却不知通向何处,人老珠黄还在诵读经文。
不知在何时喝下了执着于名声的酒,直到现在仍沉迷其中,未曾清醒。

注释

空门:佛教用语,指解脱烦恼的境界,这里指佛法。
有路不知处:有道路但不知道它通向哪里,比喻对佛法的理解迷茫。
头白齿黄:形容人年老,头发白了,牙齿黄了。
声闻酒:佛教用语,指对名声、赞誉的执着和追求。
迄至:到,直至。
如今:现在,目前。
醉未醒:比喻对世俗名利的沉迷状态,没有觉悟。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所作,名为《赠鸟窠和尚》。通过这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这里,"空门"指的是寺庙的大门,这里是虚拟的表达,没有实际的路径可循,暗示了诗人对于佛法真谛的追求和迷茫。"头白齿黄"则描绘出诗人年迈体衰的景象,而"犹念经"则显示了诗人即便是到了老年,也依然坚持对佛教经典的诵读和思考。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诗人问自己是哪一年开始沉浸在佛法之中的,而现在依然如醉未醒一般,对佛教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声闻酒"这里象征着佛法的智慧,通过饮用这种智慧的酒,诗人才能够达到心灵上的醉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以及对于时间无情流逝却无法把握真理的一种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赠江客

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赠李兵马使

身得贰师馀气概,家藏都尉旧诗章。

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赠昙禅师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

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赠郑尹

府池东北旧亭台,久别长思醉一回。

但请主人空埽地,自携杯酒管弦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