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杂兴六首(其四)张公洞

万山环合中独虚,世传内有神明墟。

侧身俯视惊怪吁,老眼不辨云模糊。

巉岩渐下势渐舒,石坛坡陀席可铺。

恍如身入佛老庐,四壁汹涌青红殊。

天吴紫凤坼海图,鼋鼍䁑睒虎豹狙。

罘罳梁柱相拄扶,灵官岌嶪高冠裾。

神媪相将行步徐,七宝炫耀穹浮屠。

石床横陈丹灶孤,玄门有路忽若无。

藓磴登降我仆痡,通明有穴寻归途。

不知造化开辟初,谁此镌刻谁剜刳。

颇闻孙氏纪赤乌,霹雳下劈山之隅。

人间始得窥仙都,又闻有路通太湖。

金庭玉柱严禹书,自惭骨凡气浊粗。

欲往不得将何如,欲往不得将何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公洞的奇景,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洞内石坛、石床、丹灶等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巉岩渐下势渐舒”、“天吴紫凤坼海图”,形象地描绘了洞内石壁的形态和色彩,仿佛置身于佛老的居所,四周是汹涌的青红之色,充满了奇幻的氛围。诗人在描述过程中,还穿插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如“颇闻孙氏纪赤乌,霹雳下劈山之隅”,暗示了洞穴形成的自然奇迹。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向往仙境却难以到达的无奈与感慨,“欲往不得将何如”,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张公洞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荆溪杂兴六首(其五)善权洞

湖海有洞名张公,天造伟丽非人功。

善权气势更若雄,奔流下瞰如惊虹。

洞门有地平且丰,孤石涌起何巃嵷。

高厓绝壁青复红,恍如身入天帝宫。

幡幢宝盖陈西东,虺隤巨象披蒙茸。

狻猊张吻吞豹熊,亭亭玉柱立当中。

银山对峙如屏风,盐堆突兀米廪崇。

畎畎畎亩水所钟,石梁交贯空复空。

人言此去路莫穷,东至扶桑西崆峒。

我疑二洞俱仙踪,地下有路应潜通。

前堂后宇相始终,不然气象胡乃同。

灵山福地神所封,嗟我欲往将焉从,嗟我欲往将焉从。

形式: 古风

荆溪杂兴六首(其六)善权寺

兹山信有神灵护,栋宇传闻自太和。

雷篆天书犹可辨,星坛月馆递相过。

颠崖桧偃苍龙蜕,坏藏经翻白马驮。

应笑重来王相国,不将玉带系山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钱元抑投赠

虞人雅自重齐旌,小奏由来止一成。

蕙帐久孤黄鹤怨,蓼滩先赴白鸥盟。

春山乞竹眠思荫,晓井担泉吸爱清。

旧日著书今亦懒,且从静处看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贞甫大参立二石于庭邀予赋之二首(其一)垂云

有峰巍然,嵑?连蜷。苍翠著人,霭如县云。

始孰为之,殆二气之絪缊。

絪缊来兮知几年,至今瑞气仍油然。

雾非雾,烟非烟。

莫教一日忽飞去,散在人间作霖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