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元抑投赠

虞人雅自重齐旌,小奏由来止一成。

蕙帐久孤黄鹤怨,蓼滩先赴白鸥盟。

春山乞竹眠思荫,晓井担泉吸爱清。

旧日著书今亦懒,且从静处看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和钱元抑投赠》。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首联“虞人雅自重齐旌,小奏由来止一成”以“虞人”自比,虞人是古代管理山林的官吏,此处借指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如同虞人对待山林一般。同时,“小奏由来止一成”则暗示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但又保持了一种简约、不张扬的态度。

颔联“蕙帐久孤黄鹤怨,蓼滩先赴白鸥盟”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黄鹤”,相传黄鹤楼上有黄鹤常来常往,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二是“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这里则象征着诗人对于友情的渴望与期待。

颈联“春山乞竹眠思荫,晓井担泉吸爱清”描绘了诗人希望在春天的山林中寻找竹子,以竹荫为伴,享受宁静的睡眠;清晨时分,汲水于井,品味泉水的清澈甘甜。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喜爱,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

尾联“旧日著书今亦懒,且从静处看浮生”表明诗人过去可能有过著书立说的志向,但现在却感到懒散,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在宁静的环境中观察世事,体味人生。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从追求外在的成就转向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贞甫大参立二石于庭邀予赋之二首(其一)垂云

有峰巍然,嵑?连蜷。苍翠著人,霭如县云。

始孰为之,殆二气之絪缊。

絪缊来兮知几年,至今瑞气仍油然。

雾非雾,烟非烟。

莫教一日忽飞去,散在人间作霖雨。

形式: 古风

贞甫大参立二石于庭邀予赋之二首(其二)漏雪

有巍一峰,屼峍嵌空。晶光眩日,莹若立雪。

始孰为之,殆元气之融结。

融结来兮知几时,至今雪色犹缡褷。

烁不化,涅不缁。

莫教一日俄腾骞,散在人间作有年。

形式: 古风

谢人送杨梅

高林乍摘杨家果,风叶翛翛玉露寒。

染指忽惊猩血紫,饤筵争爱鹤头丹。

谁将物产修为谱,多谢山翁馈满槃。

却忆退朝门下赐,美芹思献自知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苦雨二首(其一)

南方春夏交,正是插秧候。

望望惜雨乾,事乃胡大缪。

霖霪已弥旬,雨意犹未透。

山头争出云,不断如饙馏。

滑滑深路泥,幢幢泻檐溜。

只愁地将浮,又恐天果漏。

乖气乱暄寒,重阴错昏昼。

灶硎产鲋鱼,庭树号饥鼬。

梁柱亦何为,尚可充燎槱。

嗟嗟彼苍生,其命固难救。

洪范学不传,将谁执其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