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十二)甲辰饯尤木石赴九江帅

大江之西,康庐之阴,壮哉此州。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襟喉上国,屏翰中流。

弹压鲸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万斛舟。

青毡旧,看崇诗说礼,缓带轻裘。十年泉石优游。

久高卧元龙百尺楼。

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

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何复忧。

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观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大江之西、康庐之阴,构筑了一幅宏伟的画面。"壮哉此州"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叹和自豪。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写出了水上交通的繁荣和军队的强大,显示出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襟喉上国,屏翰中流"则描绘了一种边塞要地的战略重要性。

接下来的"弹压鲸波,指麾虎渡"展现了诗人在这片水域中的勇敢行为,而"著此商川万斛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商船繁盛的景象。

诗中后半段转向了对个人生活和文化修养的描写。"青毡旧, 看崇诗说礼"表明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学习,而"缓带轻裘"则体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

"十年泉石优游"透露出诗人长时间与自然共处的悠然心境。"久高卧元龙百尺楼"则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居所,显示出诗人的高远志趣和精神追求。

最后一段"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何复忧。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则是对友情和学术的追求,以及军事策略的探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从容与乐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文化修养的展现以及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描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十三)甲辰寿王总侍

北固台端,南渡后来,无此伟人。

自从容佐鼎,光华揽辔,几年中外,属目经纶。

万灶炊烟,千艘漕雪,手整江淮如掌平。

诗书效,看马腾士饱,酒好兵精。平生。馀事功名。

岂管葛诸人能拟伦。

暂牙筹游戏,小淹惟月,金瓯注想,便合为霖。

沆瀣一襟,风流八咏,秋入诗坛如许清。

为公寿,有黄花不老,长伴香名。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八)再和

绮阁香销,玉砌梦残,凄凉旧台。

对御沟红叶,一番木落,宫墙黄菊,几度花开。

水溯岷源,山联吴会,目送征鸿安往哉。

都休问,六朝人物,谁拙谁才。平生衮衮烟埃。

记匹马当年荆蜀淮。

叹雕零殆尽,词源已竭,消磨未去,酒量犹恢。

八跪蟹肥,四腮鲈美,客有可人招不来。

油幢暇,凭栏一笑,相与传杯。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六)壬寅饯余宣谕入蜀

画舸呼风,长剑倚天,壮哉此行。

指洞庭彭蠡,遍观吴楚,瞿塘滟滪,直上峨岷。

帝语春温,军声秋肃,手济时屯开泰平。

天应是,念蚕丛父老,公为更生。眼看四海无人。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

想驰情忠武,将兴王业,抚膺司马,忍咎吾民。

净洗甲兵,归来鼎辅,定使八荒同一云。

经营事,比京河形势,更近函秦。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乔宾王有和,再用韵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

溟翼之上,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

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美哉乐事良辰。

正好趁东门官柳新。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

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