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君山爱松轩

青青窗外松,高下如羽盖。

不论霜雪晨,屹立风雨外。

深根养茯苓,千岁坐可待。

世情苦炎凉,一日几变态。

此物独坚贞,雅志在久耐。

清声万壑传,时奏庄生籁。

形式: 古风

翻译

窗外青翠的松树,高低错落像伞盖般
无论冬雪晨霜,它始终屹立风雨之外
深深扎根滋养茯苓,千年岁月静待
世间人情冷暖无常,一日之内变化多端
这松树唯有坚韧,志向在于长久耐受
清脆的声音响彻山谷,时常奏出庄子般的乐章

注释

窗外:室外。
松:松树。
高下:高低。
如:像。
羽盖:伞盖状。
不论:无论。
霜雪:霜和雪。
屹立:直立不动。
深根:深厚的根系。
茯苓:一种菌类。
千岁:千年。
世情:人世情态。
炎凉:冷暖。
变态:变化无常。
此物:这松树。
坚贞:坚定忠诚。
雅志:高尚的志向。
久耐:持久耐受。
清声:清脆的声音。
万壑:千山万谷。
庄生籁:庄子的音乐比喻,指自然之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松树的形象来表达出超脱世俗、坚贞不屈的情怀。"青青窗外松,高下如羽盖",开篇即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松树的姿态,"青青"二字传递出生命力与生机,"高下如羽盖"则形象地描绘了松枝在风中轻盈摇曳,如同羽扇般。

"不论霜雪晨,屹立风雨外"一句,表现了松树对自然环境的超然态度,无论是严寒的霜雪还是狂野的风雨,它都能坚守自己的位置,保持着独特的风骨。这也隐喻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坚定立场。

"深根养茯苓,千岁坐可待"则进一步强化了松树不仅外表坚韧,其内在亦有深厚的生命力,能够孕育出新的生命,耐受时间的考验。"世情苦炎凉,一日几变态"一句,转而抒写出人间冷暖自知、变化无常的情景,形成与松树坚贞不屈的对比。

"此物独坚贞,雅志在久耐"表明诗人对于松树这种品格的赞赏,它代表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高洁独立的精神追求。最后两句"清声万壑传,时奏庄生籁"则是将松树与音乐联系起来,通过松风中的清音来象征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坚守个性情怀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题吴微仲常斋

人心非无常,自为外物禁。

喜怒烈火炽,宠辱铦锋森。

从兹失本然,至理而浮沉。

达人解其会,魔军讵能侵。

盘石可转移,明月犹晴阴。

卓然有所立,此道古与今。

颜渊无终食,孟子不动心。

充君名斋志,前修端可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宋德器致爽轩

将军啸咤风雷生,一诺之宠千金轻。

仰头看山默不应,此段王郎真绝人。

人言爽气定何物,面目俨然君不识。

非氛非祲非烟云,可以意了难口说。

子猷拄笏人笑痴,先生作斋人愈疑。

但知谈河不救渴,岂信秀色能充饥。

千峰横青朝过雨,折简招归入诗句。

傥有俗客来叩门,为道我眠卿且去。

形式: 古风

题破石铺

往返数百里,上下几重山。

仆仆利名客,不知行路难。

形式: 五言绝句

题游少张逸老轩

劳生著意在荣观,炊熟黄粱万虑宽。

溢目琴书聊自乐,半窗风月不吾悭。

从谁更觅安心法,回首几经行路难。

料想已能同水镜,任他胸次九疑山。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