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

玉署三时晓,金羁五日归。

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

池镜分天色,云峰减日辉。

游鳞映荷聚,惊翰绕林飞。

披襟扬子宅,舒啸仰重闱。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玉署清晨工作忙,金马五天假期长。
北方园林有幽径,东厢房门常敞开。
池塘水面映天空,云峰减弱阳光明。
游动的鱼儿聚荷叶,飞翔的鸟儿绕林鸣。
解开衣襟在扬子宅,放声长啸仰望高堂。

注释

玉署:宫廷官署。
金羁:金饰的马笼头,代指官职。
北林:北方的园林。
东阁:东厢房。
池镜:平静如镜的池塘。
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
游鳞:游动的鱼。
惊翰:受惊的飞鸟。
扬子宅:扬子的住所,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居所。
重闱:高大的厅堂,尊贵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炎热夏日的午后,结束了繁忙的工作之后,如何去享受大自然的清凉与美丽。诗人通过精妙的笔触,将个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与追求寄托于每一个景物之中。

“玉署三时晓”与“金羁五日归”,表现了官员白天在办公地点(玉署)的忙碌,以及黄昏时分骑马返回家中的场景。这里,“玉署”象征着高贵和清净的工作环境,而“金羁”则突出了归途的安稳与舒适。

“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清凉的意境。北林即森林,是诗人放松身心的所在;东阁则是指家中的楼阁,敞闲扉意味着开启心灵的窗户,让清风和自由的气息流入。

“池镜分天色,云峰减日辉”,通过对比自然景物与人工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池水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蓝天白云,而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更为温和,不再是炙热的。

“游鳞映荷聚,惊翰绕林飞”,则描写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游鳞可能指的是池塘中的鱼儿,它们在荷叶间穿梭自如;惊翰则形容鸟儿在林中飞翔的姿态,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披襟扬子宅,舒啸仰重闱”,诗人在自然中释放着自己的情怀,披襟(解开衣襟)象征着心灵的放松与自由。扬子宅可能指的是一处幽静的居所,而舒啸(长 啸)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展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6)

任希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大臣,文学家。生卒年均不详。五岁丧母,哀毁天至,刻志从学。年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三年,卒业,举孝廉。永徽初年,与郭正一、崔融等同为薛元超所荐,授著作局正字。父丧服终,迁秘书郎。虞世南甚器其人,召为弘文馆学士,俄授越王(李贞)府西阁祭酒,许王(李素节)文学。后复为弘文馆学士,终官太子舍人。著有文集十卷传于世,留世诗文仅六篇

  • 字:敬臣
  • 籍贯:棣州(今山东阳信县)
  • 生卒年:公元650年

相关古诗词

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

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搆天。

云光波处动,日影浪中悬。

惊鸿絓蒲弋,游鲤入庄筌。

萍叶疑江上,菱花似镜前。

长林代轻幄,细草即芳筵。

文峰开翠潋,笔海控清涟。

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

丰野光三杰,妫庭赞五臣。

绨缃歌美誉,丝竹咏芳尘。

圣历开环象,昌年降甫申。

高门非舍筑,华构岂垂纶。

凤邸抟霄翰,龙池跃海鳞。

玉鼎升黄阁,金章谒紫宸。

礼闱通政本,文昌总国均。

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

星回应缇管,日御警寅宾。

叶上曾槐变,花发小堂春。

思挂五都冕,言访北山巾。

赫赫容台上,千祀耀平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和李公七夕

落日照高牖,凉风起庭树。

悠悠天宇平,昭昭月华度。

开轩卷绡幕,延首晞云露。

层汉有灵妃,仙居无与晤。

履化悲流易,临川怨迟暮。

昔从九春徂,方此三秋遇。

瑶驾越星河,羽盖凝珠露。

便妍耀井色,窈窕凌波步。

始阅故人新,俄见新人故。

掩泪收机石,衔啼襞纨素。

惆怅何伤已,裴回劳永慕。

无由西北归,空自东南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梦中和句

故国路遥归去来,春风天远望不尽。

形式: 押[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