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二小松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两株小松为这普通的小院增添了一抹幽趣之色,小松初生的枝叶如堆烟般挂在松树上。
从此静静的书窗外便有了松声竹韵,如古琴般悦耳,在读书之余更添了一份清幽。

注释

秋烟:特指植物,比绿树、绿草等聚于一处,遥看之下,如堆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书房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和室内活动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沉醉于书籍与音乐之中的情境。

“一双幽色出凡尘”表达了诗人对于两株小松树生长于普通世界而不为喧嚣所扰的赞美,这里的“幽色”既指松树的深绿色泽,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

“数粒秋烟二尺鳞”则是对这两株小松在秋风中摇曳时,松针被轻柔的秋风吹起,如同细细的烟雾一般,这些景象都被诗人捕捉为仅有二尺大小的微观世界。

“从此静窗闻细韵”告诉我们,从这以后,诗人在他的安静的书房里,可以听到外面小松树叶与秋风轻轻摩擦的声音,这种声音成为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琴声长伴读书人”则是对诗人阅读时伴随着琴声的场景进行描绘,琴声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激发灵感和思考的源泉。这里的“长伴”,既表达了时间的久远,也体现了这种艺术享受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深刻感悟和欣赏。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引水行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文殊院避暑

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

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火炉前坐

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

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长沙元门寺张璪员外壁画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

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粱广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