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睹教场后庭新移梅树辄赋小诗呈献内翰太中

中庭移植气萧萧,无数芳华压翠条。

田地纵然非旧壤,冰霜犹可见孤标。

人间岁月何曾老,物外馨香猝未销。

故有明年佳实在,铏羹滋味看和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新移植梅花的感慨与赞美。首联“中庭移植气萧萧,无数芳华压翠条”以“萧萧”形容移植后的梅花在中庭中的清冷之气,而“芳华压翠条”则生动展现了梅花盛开时的繁茂景象,两者相映成趣,既表现了梅花的高洁气质,也体现了其生命力的旺盛。

颔联“田地纵然非旧壤,冰霜犹可见孤标”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这里以“田地非旧壤”暗示环境的改变,并通过“冰霜见孤标”强调了梅花不畏严寒、独立风雪的坚韧品格,寓意着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

颈联“人间岁月何曾老,物外馨香猝未销”将视角从梅花转到更广阔的自然与人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这两句诗意在说明,尽管人间岁月更迭,但自然界的美好与香气却永不消逝,象征着生命与美的永恒。

尾联“故有明年佳实在,铏羹滋味看和调”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诗人相信,经过一年的成长,梅花将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就像烹制美味佳肴需要各种食材的和谐搭配一样,梅花的美丽与芬芳也将成为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仙都李道士下世(其一)

布褐毛冠七十秋,为谁浮汎为谁休。

但曾计日防三鬼,不惯携琴谒五侯。

诗卷在前聊养目,酒尊从此罢销忧。

七星杉下朝曦阁,香火应教弟子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仙都李道士下世(其二)

长忆初能戴幅巾,仙都门外学游人。

科场未数金门赋,襟袖空馀紫陌尘。

平世选贤终法令,暮年如我但寒贫。

惟师不信文章误,只道遭逢有屈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闻仙都李道士下世(其三)

九月霪霖谷欲登,稻芽连穗水漫塍。

无方解我心愁寂,更欲闻师近寝兴。

纸尾忽传成异物,棺中还恐已飞升。

羲和睡熟泥涂恶,絮酒寻浇叹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寄江州沈尊师

洞天一别七春风,长梦桃花烂漫红。

不得云雷相借助,且因文学守贫穷。

曾寻物外无穷意,已觉人间万事空。

便作野夫才是分,祇嗟凡骨误仙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