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茔致思四首(其一)宝涧操

群山巃嵷,孕厥灵兮。维石林林,粲列星兮。

水泉交流,树罗生兮。匪无谷城,可以藏兮。

不如此之,安且臧兮。公孙独贤,行四方兮。

谁捍牧采,无毁伤兮。瞻望弗及,涕泗滂兮。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观,通过群山、石林、水泉和树木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和谐的意境。诗人以“群山巃嵷,孕厥灵兮”开篇,将群山比作孕育灵气的母亲,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灵性。接着,“维石林林,粲列星兮”,石林如同繁星般排列,既展现了石林的壮观,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

“水泉交流,树罗生兮”则进一步描绘了水与树的和谐共生,水泉流淌,树木茂盛,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交流”与“罗生”,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匪无谷城,可以藏兮。不如此之,安且臧兮。”这两句表达了对山谷的赞美,认为它是一个安全、宁静的避风港,暗含着对理想栖息地的向往和追求。

“公孙独贤,行四方兮。谁捍牧采,无毁伤兮。”诗人在此处借用了“公孙独贤”的典故,表达了对公孙弘(字子长)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公正、保护自然的美好愿望,希望有人能像公孙弘一样,维护好这片土地,不让它受到破坏。

最后,“瞻望弗及,涕泗滂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无限向往和渴望,以及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之情,泪水如雨般落下,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图茔致思四首(其二)象山操

瞻彼象峰兮维麓陂陀,考昔早亡兮托体其阿。

儿焚黄兮亲知不知,儿树未兮日益以多。

呜呼,谓天匪高兮谓地不那,生不父识兮悲其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图茔致思四首(其三)凤山操

高哉凤凰山,下有寿母坟。

孤儿日种树,岁久皆成林。

林成使坟好,利尔非儿心。

一朝受王命,舍之登要津。

慈乌飞来树上栖,哑哑反哺鸣声悲。

尔乌有母伸其私,我独行役未能归。

侧身南望涕涟洏。

形式: 乐府曲辞

图茔致思四首(其四)涂岭操

涂岭崔嵬,深谷逶迤。营彼中藏,厥土攸宜。

象峰东委,凤山北峙。去父母居,不远伊迩。

瑕邱云乐,蘧瑗请前。子高复事,择不食焉。

君子之与,惟中道处。观于九原,吾其归汝。

形式: 乐府曲辞

冠礼图

大宾初戾止,赞者相其仪。

主人迎入门,揖让共升阶。

铺筵在东序,栉纚为施笄。

降升授缁布,进客前致辞。

适房服玄端,爵韠亦从加。

幼志既云弃,成德斯慎之。

孝友其时格,多福由兹基。

努力永勿替,万寿以为期。

出房欲何之,南面示容体。

大宾降西阶,盥卒升正纚。

皮弁亲执之,乃申再加礼。

尔德苟能慎,威仪斯济济。

眉寿万斯年,受祉兹其始。

素积既阳阳,素韠还委委。

服之永无斁,夙夜斯敬止。

三加礼弥尊,欲使谕其志。

爵弁高峨峨,纯衣美而袲。

纁裳遵古法,韎韐非新制。

兄弟咸具来,孝友期无替。

厥德斯有成,礼仪兹既备。

甘醴受而祭,孔嘉昭尔字。

黄耇与台背,俾尔耆而艾。

天休永保之,克昌惟世世。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