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秋兴》描绘了秋天溪边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首句“溪上凉风吹早秋”,通过“凉风”和“早秋”传达出清新而略带寒意的季节转换,暗示时光的流转与变迁。
“长空澹澹水东流”进一步描绘了开阔的天空与流水,以“澹澹”形容天色,展现出秋日的宁静与辽远,而“水东流”则寓言岁月如流水般流逝。
接下来,“芙蓉露泣吴宫怨,苜蓿烟连汉苑愁”,诗人借芙蓉(荷花)的露珠和苜蓿(象征离别和哀愁)的轻烟,联想到历史上的吴宫和汉苑,寄托了对往昔繁华消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贡赋未全通上国,王师近报下西州”,诗人担忧地方的贡赋未能完全送达朝廷,同时又提及王师(军队)败绩的消息,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关切。
最后,“关山万里同明月,遍照诗人自白头”,诗人以万里关山和明亮的秋月作为背景,寄寓个人的孤独与苍老,感叹时光无情,自己已白发苍苍,但仍与万里之外的关山共享同一轮明月,表达了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