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溪山

纵马扬鞭趱去程,马溪山上马蹄轻。

江声似写前朝恨,山色空留故国情。

入望烽烟迷远近,窥人豺虎漫纵横。

孝陵佳气应长在,会见中兴一旅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过马溪山》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描绘行进途中的景象与感受,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纵马扬鞭趱去程”,开篇即以豪迈之姿展现行者策马疾驰的情景,马蹄轻快,寓意着诗人急切前往的目的地。次句“马溪山上马蹄轻”,进一步描绘了行至马溪山时的轻盈景象,山势与马蹄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江声似写前朝恨”一句,诗人借江水之声,暗喻历史的哀怨与遗憾,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感慨。紧接着,“山色空留故国情”则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山色虽美,却难以承载那份深沉的情感,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入望烽烟迷远近”描绘了前方景象的模糊与不确定,烽烟四起,预示着战乱与动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窥人豺虎漫纵横”则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险恶与不公,豺虎象征着那些危害人间的恶势力。

最后两句“孝陵佳气应长在,会见中兴一旅成”充满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孝陵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其“佳气”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坚信,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与挑战,但终有一天,国家会迎来复兴,展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与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村庄

阴风漠漠冷孤村,寥落天涯忆故园。

劲草也知难偃地,芳兰何意忌当门。

梦回旅帐神犹奋,泪洒征衫血有痕。

愁绝鸡声催戍角,不堪清夜舞刘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感遇(其一)

颠倒苍苍亦可怜,江山何地是安然。

宵行秣马传餐食,夜宿连营抱鼓眠。

雪骨寒梅真我瘦,冰心皓月为谁圆。

从今一斗孤忠血,总化春山哭杜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感遇(其二)

奔走孤臣胆备尝,死生谁复问苍苍。

兽蹄鸟迹交中国,雾惨烟荒满战场。

昔日人谋应有定,如今天命不于常。

江山无限凄凉泪,拭向西风洒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营中晚坐

辕门坐冷夜悠悠,燐火低飞笑鬼幽。

万里山河悲战角,百年身世负虚舟。

腥膻我抱沦胥痛,冠履谁甘倒置羞。

欲借朱云当日剑,奋来高斩佞臣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