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别唐必大母族人》是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离别亲友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十年游宦未还乡”,道出了主人公在外漂泊多年,未能归乡的无奈与辛酸。接着“每遇亲知倍感伤”一句,点明每逢遇到亲人朋友,便倍增思乡之情和离别之痛。
“五夜漏催更苦短,两家情好话偏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时间的短暂与话语的绵长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前的不舍与深情交流。诗人通过“凭君历历询州里,慰我悬悬念渭阳”两句,请求友人详细询问家乡的情况,以此来缓解对家人的思念,体现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明发分襟还有待,九霄云路看飞扬”两句,预示着明天即将分别,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忧虑。诗人想象着未来在高远的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既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