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虞美人八首(其四)》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与山景之间的对比与交融,以及对“高人”难以寻觅的感慨。
首句“城中仰看山容好”,以“仰看”二字,生动地展现了人在城市中抬头远眺山景时的视角和感受,山的轮廓在城市的仰视下显得格外美好。接着,“山上看城小”则从山的角度回望城市,表现出山对于城的俯瞰之感,强调了山与城之间大小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不同视角下的世界观差异。
“半城斜日二分秋”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秋意渐浓的画面,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别有一分秋色、在僧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秋色的美丽与僧楼的静谧结合,仿佛在僧楼中找到了一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接下来,“城南车马山前路,几许来还去”描绘了城市与山之间的交通往来,无论是来还是去,都充满了生活的忙碌与奔波,与前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面性。
最后,“高人难得住山缘,却似鹊华相望、不相连”表达了对“高人”的向往与追求,但又感叹于他们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或伴侣,如同鹊与华山,看似相近却无法真正连接。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