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汤秋史师在蜀诗以志慰二首(其二)

记得提携廿载前,风尘憔悴客幽燕。

范张笃行超流俗,杨马宏词媲昔贤。

自别阳春违化雨,空教山斗企遥天。

而今始得平安信,喜极胪欢寐失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重熙所作的《闻汤秋史师在蜀诗以志慰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汤秋史在蜀地生活的关切与思念之情。

首联“记得提携廿载前,风尘憔悴客幽燕。”回忆起与汤秋史相识相知已有二十年之久,那时他还是一个在外漂泊、饱经风霜的游子,身处幽燕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句,展现了对老友过去艰辛岁月的深刻记忆和深厚情感。

颔联“范张笃行超流俗,杨马宏词媲昔贤。”运用典故,将汤秋史比作范式、张劭、杨雄、司马相如等古代文人,赞扬他不仅在行为上坚守正道、超越世俗,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达到了与古代贤士相媲美的高度。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汤秋史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颈联“自别阳春违化雨,空教山斗企遥天。”表达了诗人与汤秋史分别后,自己仿佛失去了温暖的阳光和甘霖的滋润,只能仰望高山,期盼着远方友人的消息。这一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担忧。

尾联“而今始得平安信,喜极胪欢寐失眠。”写出了诗人终于收到了汤秋史平安的消息,心中的喜悦达到了极点,以至于高兴得无法入眠。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得知友人安好的激动心情,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的过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

收录诗词(57)

缪重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里中应试诸人

吾乡虽片壤,耕读能兼资。

自遭兵燹后,人士多仳离。

况复巷无人,大概因阻饥。

即有好修者,何处可下帷。

兹当因威振,丑类都诛夷。

所在重文运,学校岂遽衰。

哲匠采葑菲,勤者人泮池。

今年举旷典,数案萃一时。

故里纵萧索,不乏磊落姿。

累试火候足,固将绝尘驰。

观光在初学,亦望骥尾随。

家驹与时彦,何幸逢昌期。

云梯联步上,骏足贵不羁。

拔茅以其汇,占吉当无疑。

一一偿厥愿,此心良足怡。

所恨南冠絷,被掳为凄其。

何日得重见,各遂昔所期。

其间有佳士,是我积年知。

临风拭望眼,郁郁长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龚泽山诗草

早岁声华过洛阳,才多玉尺未堪量。

十年传食如轮转,一曲高歌笑铗长。

阅世渐同秋意淡,思乡愈觉月痕凉。

琴书入幕怜漂泊,閒买村醪洗侠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月八日游香泉晚宿寺中二首(其一)

山缺楼台聚,遥看翠霭分。

到门翻失寺,隔水但生云。

乱石通危步,寒流界夕曛。

林峦多秀色,霞绮散成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九月八日游香泉晚宿寺中二首(其二)

未落龙山帽,先听鹫岭钟。

秋声一坛竹,暝色万株松。

涧月扶烟堕,岩泉带石舂。

定知今夜梦,应被白云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