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谭胜祖为悼念罗瀛石司理而作,通过描绘罗瀛石司理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哀思和敬仰之情。
首句“敝芦不掩棺,丹心塞天地”,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罗瀛石司理在生前坚守正义、忠诚不渝的形象。他虽身处简陋的居所,但其赤诚之心却如火般燃烧,填满天地之间。这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令人动容。
接着,“卢龙塞外昏,尺土骄胡骑”两句,通过描绘边疆的险恶环境和敌人的嚣张气焰,反衬出罗瀛石司理坚守岗位、不畏强敌的英勇形象。即使在卢龙塞外的昏暗中,面对敌人强大的骑兵,他依然坚守着每一寸国土,展现出坚不可摧的意志。
“淬剑守孤城,生死安所避”进一步描绘了罗瀛石司理的英勇行为。他如同一把经过淬炼的利剑,守护着孤城,无论生死,都无所畏惧。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让人感受到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
“臣节殉封疆,岂惟愧怀二”一句,表达了对罗瀛石司理忠诚于国家、牺牲个人的高尚品德的赞美。他不仅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更是为了维护君臣之间的信义和朋友之间的道义。这种高尚的情操,让人为之动容。
最后,“枯骨与城存,君臣朋友义”强调了罗瀛石司理的忠诚不仅体现在生前,更体现在死后。他的忠魂如同不灭的火焰,与城共存,永远铭记着君臣之间的信义和朋友之间的道义。
“白杨郊外草连连,惜君壮君酹君前”描绘了诗人站在郊外,面对白杨树和连绵的草地,以酒祭奠罗瀛石司理的场景。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英雄精神的致敬。
“耿耿忠魂悬日月,崎岖犹照帝城边”总结全诗,表达了对罗瀛石司理忠魂的赞美。他的忠魂如同挂在天际的日月,即使在崎岖的道路上,也依然照亮着帝都的边界。这不仅是对罗瀛石司理个人的颂扬,也是对所有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崇高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