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息燕归檐静,飞花落院闲。
不愁愁自著,谁道忆乡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息燕归檐静"表达了鸟儿归巢的宁静景象,"飞花落院闲"则是春天花瓣飘落的悠闲氛围。诗人通过这两句,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接着的"不愁愁自著,谁道忆乡关"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这里的“不愁”意味着没有烦恼,而“愁自著”则是说这种宁静自然而然,不是刻意为之。这两句通过否定形式,强调了诗人对于目前生活环境的接受与享受,没有乡关的牵挂。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的哲学思考,诗人在山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满足。这种对自然之美的陶醉,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常见主题,也是唐代诗人的生活理想之一。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山水田园诗。
不详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
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
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
愁多人易老,断肠君不知。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怀印喜将归,窥巢恋且依。
自知栖不定,还欲向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