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其一)

商州楚地户,宛在江汉偏。

草木已渐包,果实尤可怜。

木瓜大如拳,橙橘家家悬。

隔崖有宿叶,黄紫凝霜烟。

高秋万嶂出,一望通郧川。

都邑虽僻陋,来者多名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商州这片楚地,坐落在江汉的边缘。
草木逐渐繁茂,果实显得特别惹人怜爱。
木瓜硕大如拳,橙子和橘子挂在每家每户。
山崖那边还留有经冬的落叶,黄紫相间的颜色在霜雾中凝结。
深秋时节,连绵的山峦层叠显现,一眼望去直达郧川之地。
虽然这里是偏远的都邑,但来访的英才俊杰却不少。

注释

商州:地名, 商洛市的古称。
楚地:古代中国南方地区。
江汉:长江和汉水。
偏:边缘。
果实:植物的成熟种子或器官。
可怜:可爱, 值得怜爱。
木瓜:一种水果。
拳:拳头大小。
橙橘:两种柑橘类水果。
悬:悬挂。
宿叶:过冬的叶子。
黄紫:黄色和紫色。
万嶂:无数的山峰。
郧川:古代地名, 在今湖北省。
僻陋:偏僻简陋。
名贤:有名望的贤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商州地区的风土人情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产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

“商州楚地户,宛在江汉偏。”两句开篇即设定了诗歌发生的地点是在商州,而商州又位于楚地之中,是一个与江汉相邻的地方。"宛"字有曲折的意思,这里形容商州位置的独特。

“草木已渐包,果实尤可怜。”这里写的是春季景象,草木开始萌发,包围着什么呢?是未成熟的果实,它们还小,尚在生长之中,给人以脆弱可爱之感。

“木瓜大如拳,橙橘家家悬。”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当地特产的木瓜和橙子。木瓜已经成熟到像拳头大小,而橙子则挂满每个家庭的园中,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丰饶的自然赐予。

“隔崖有宿叶,黄紫凝霜烟。”这里写的是秋季景象,"隔崖"意味着远处的山崖上,留存着去年遗留的枯叶,它们在秋风中飘摇,带有淡淡的霜气和烟雾,色彩由黄到紫渐变,营造出一种静谧、萧瑟的氛围。

“高秋万嶂出,一望通郧川。”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那个季节的山峦清晰可见,一直延伸至郧川。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广阔视野的喜悦。

“都邑虽僻陋,来者多名贤。”最后两句提到这个地方虽然偏远,但吸引了许多有才华的人前来。这里"都邑"指的是商州这样的城市或集镇,而这些地方尽管地处偏僻,却因为其独特的风土和文化吸引着众多有识之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当地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情感,以及对于这个地方的认同与自豪。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长沙遇雪赠何待制二首(其二)

由来地气本无天,致感中和报有年。

拂槛穿帘初学舞,萦风带雨不成团。

清光并入书仙府,寒色偏留逐客船。

老杜题诗曾有乞,漂零今昔路人怜。

形式: 七言律诗

长沙遇雪赠何待制二首(其一)

初过湖南正惨悽,朔风边雪远相随。

林欺橘柚看零落,岸拆蒹葭倚倒垂。

可是辋川真入画,须教梁苑遍题诗。

莫言北客都无有,且与湘人当土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长盘岭遇张复乡人

马头已匝三千里,故国轻抛二十春。

一片青山双鬓白,长盘岭下见乡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东武二首(其二)

景公登牛山,俯阚临邑区。

耕耘被广野,轩冕充修衢。

斗鸡走狗马,击筑吹笙竽。

鱼盐来海岱,桑柘入青徐。

饶乐曾无敌,弃背复何如。

公乃叹而泣,顾谓诸大夫。

安得千万年,长有此国都。

大夫助公泣,献寿犹欷歔。

晏子敛袂笑,笑此君臣愚。

世事如轮环,曾不借须臾。

前此十数公,今已成丘墟。

胡不长守此,乃与子孙居。

始知富贵者,喜受庸人谀。

岂独当时笑,后世亦揶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