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文莫君以仆治东园甚力官满且去为赋诗以道眷然之意次韵奉答

小桃繁杏何须论,只要池边竹半林。

不养凫鹥怜渌净,苦留风月伴清深。

后人来荫十围木,故老看移一亩阴。

分付庭梅管春色,长官情味此花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无需谈论小桃和繁杏,只需池边有半林修竹。
我不养水鸟欣赏清澈,宁愿让风月陪伴幽静深处。
后人会享受这片十围粗的大树阴凉,老人们也会看到一亩地的阴凉被移动。
吩咐庭院中的梅花管理春天的色彩,长官的情感寄托在这花的韵味中。

注释

小桃:形容桃花。
繁杏:形容杏花。
何须论:不必比较。
只要:只需要。
池边:池塘旁边。
竹半林:半片竹林。
凫鹥:水鸟,如鸭子。
怜:怜爱。
渌净:清澈。
苦留:宁愿留住。
清深:幽静深远。
后人:后代的人。
荫:遮阴。
十围木:直径十围的大树。
故老:年老的人。
一亩阴:一亩地的阴凉。
分付:交付。
庭梅:庭院中的梅花。
管:管理。
春色:春天的景色。
长官:官员。
情味:情感寄托。
花心:花的内在精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园主对自己东园的深厚情感。开篇“小桃繁杏何须论,只要池边竹半林”表达了园中自然生长的景象,无需过多修饰,只要有几竿竹子随意生长在池塘旁,便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接着,“不养凫鹥怜渌净,苦留风月伴清深”则透露了园主对自然纯净环境的珍视和留恋之情,不刻意饲养任何水鸟,只是珍爱那清澈的水质,甚至愿意牺牲个人享受以保持这份宁静与深远。

“后人来荫十围木,故老看移一亩阴”则暗示了园主对未来世代的考虑和传承之心,希望后来的游人能在成荫的大树下享受凉爽,而园主自己则满足于观赏那被移植的小片林阴。

最后,“分付庭梅管春色,长官情味此花心”表达了园主将管理庭院中梅花的任务交予他人,并且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和传承自己对这份春天美好的情感和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园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次沈会宗韵

故人老萧散,久客寡谐同。

病骨侵山雨,孤帆落渚风。

水清应吊影,坐阒想书空。

我亦青州阔,经年不一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常山简叔祥

归来久客鬓俱苍,渐喜无人馈五浆。

未免高僧问劳苦,故应乔木慰凄凉。

山中猿鹤人谁健,门外蒿莱想自长。

为谢邦人岂吾薄,要当六印绕腰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琳老中秋月

玉斧修轮灭玷痕,金精铸魄凝寒清。

缀云都去秋心净,囊露新添夜眼明。

气接瑶台端可御,地漫银汉定谁倾。

何时天竺山前路,细听烟崖坠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方明叔见赠

法书乱眼极牛毛,卒业何时愧李翱。

好在先生无燥湿,老来秀句绝孤高。

不知蹭蹬沉鸾枳,却念疏慵似马曹。

谁荐薛公经行著,折腰江县岂殊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