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思堂为刘廷宾赋

哀门历多故,生当元宋间。

高曾及祖考,累世事更迁。

风尘浩无际,兵车日豗喧。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

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

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

昔常念寒燠,高居复华裀。

弱息久穷嫠,儿女日以殷。

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

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

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

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

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

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

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永思堂为刘廷宾赋》,通过描绘一个家庭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中开篇“哀门历多故”,便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种种不幸的哀叹。接着,“生当元宋间”一句,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了动荡的时代背景。随后,诗人描述了家族几代人经历的变迁与动荡,以及战争带来的浩劫与喧嚣,表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战乱中四处奔波、难以自保的生活状态。接下来,“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转折,似乎预示着战乱结束,人们开始恢复正常生活。然而,“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两句,揭示了即使生活恢复平静,但过去的痛苦记忆仍深深埋藏在心底,无法轻易释怀。

诗人回忆起过去对寒冷与温暖的关注,以及家中奢华的居住环境,与现在家境贫困、儿女众多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几句,更是将个人命运与家族兴衰紧密相连,强调了在动荡年代中,个人与家族的脆弱与无助。

最后,“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诗人表达了对失去双亲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艺兰为王本诚作

猗猗谷中兰,言艺君子堂。

过门不入室,彼美自芬芳。

弹冠结素履,振策循周行。

我心惄如饥,觏止谅已降。

容颜挹清润,言笑闻馨香。

同心未卒语,欲去仍徬徨。

眷恋终日夕,宾主已相忘。

形式: 古风

滹沱冰合图

人心久思汉,帝主自有真。

多难启弘业,独此邯郸人。

穷蹙白登围,仓猝滹沱水。

河冰纵不合,光武亦不死。

形式: 古风

苍松轩

种竹绕轩居,清素聊自爱。

虽无桃李颜,不改冰霰态。

孤松色不殊,六月寒尚在。

倏然三径幽,凝碧如有待。

形式: 古风

为姚公绶题丹丘

东方有奇士,自号丹丘生。

超世立于独,宛若来蓬瀛。

言从黄石公,再从赤松子。

终始意斯在,幻境焉足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