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庭院的宁静画卷。诗人通过“闲庭”、“秋色”、“桐荫”、“桂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桐树的阴影与桂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不仅不俗气,反而增添了季节的韵味。湘帘高卷,黄花盛开,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美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人间的清福。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以“抟沙相聚浮踪托”描绘了相聚的短暂与虚幻,仿佛沙子在手中握紧又散落,比喻人世间的相聚终将离散。听到骊歌,诗人感到了一种哀愁与寂寞,这种情绪在“怜索寞”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它乡欲寄折枝难”,即使想要寄去一枝花表达心意,也因身处异乡而难以实现。结尾处,“应遣它阶前双鹤”,寄托了诗人希望双鹤能传达心意的愿望,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