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行

燕云逆胡著柘黄,仁人烈士集太行。

已闻泣涕拜明诏,共挟金舆归大梁。

安得山人一双剑,走入云中看不见。

人间夜半风雨时,逆胡首奏延和殿。

我生四十无所成,荆淮好汉为知音。

丈夫志在仁义耳,麟阁貂冠非本心。

功成剑化两龙去,我亦变名入烟雾。

此时再拜康山人,九霄客星在何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胡人穿着柘黄色的衣服在燕云之地作乱,英勇之士聚集在太行山抗敌。
已经听说有人含泪接受圣明的诏令,共同护送皇帝返回大梁。
如何能得到山人的一对宝剑,隐入云端让人无法察觉。
深夜风雨交加之时,叛贼在延和殿上奏事。
我已四十岁却一事无成,荆淮之地的豪杰成了我的知己。
大丈夫心中追求的是仁义,位列麒麟阁、冠以貂蝉并非初衷。
功成名就后,剑化为两条龙飞逝,我也改名隐入烟雾中。
此刻再次拜见康山人,但不知那九霄之上,客星又在何方。

注释

逆胡:胡人。
柘黄:柘木染成的黄色。
仁人烈士:英勇之士。
太行:中国山脉名。
金舆:皇帝的车驾。
大梁:古都开封的别称。
山人:隐士。
云中:天空。
风雨时:风雨交加。
延和殿:古代宫殿名。
荆淮:湖北、安徽一带。
好汉:英雄。
麟阁:麒麟阁,古代表彰功臣的地方。
貂冠:官位象征。
剑化:剑气化龙。
烟雾:隐喻消失。
康山人:虚构或敬仰的人物。
九霄:天的最高处。
客星:比喻杰出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戏剧性的画面,以剑客的视角展现了历史事件中的英雄主义与个人抱负。首句“燕云逆胡著柘黄”暗示了北方边疆的战事,逆胡(指外敌)穿着鲜明的战袍,与英勇的仁人烈士在太行山聚集对抗。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他们响应明诏,合力击败敌人,护送君主返回大梁的场景。

诗人想象自己若能手持利剑,如同隐形一般遁入云中,象征着对自由和隐逸的向往。风雨之夜,逆胡奏凯于延和殿,显示出战争的残酷与胜利者的得意。诗人自述四十未竟之志,感叹知音难觅,强调仁义为本,功名富贵并非其初衷。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功成身退,化剑为龙,隐匿于世,甚至改变身份融入自然。他向康山人致敬,询问那曾经的九霄客星(可能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理想)如今何在,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超脱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剑客行》以剑客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理想追求的独特见解,充满了豪情壮志与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61)

周文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华阳洞

稽首游名山,驾言入华阳。

南洞极秘怪,松草泉水香。

曲几妙隶画,残碣刊灵章。

俛首试一窥,冷风袭绡裳。

守庵敬爱客,暖我紫朮汤。

遗我鹅眼钱,云是洞所藏。

往有寻幽徒,入见黄金墙。

侈心或已起,几受奇鬼戕。

身傥获会遇,敢恨飞蓬霜。

更丐一片土,小筑安闲房。

朝披神芝图,暮试䭀饭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雪

崇禧仙馆似官居,二月寒风峭有馀。

傲吏吟哦空峭下,野童放散夜堂初。

荧荧宿火煨村酒,煜煜残灯镜道书。

忽听打窗声更急,快移银砾上枯株。

形式: 七言律诗

诵哀江南赋

高桥沙水涸,台城蔓草缠。

下有烦冤人,诵此危苦篇。

我生楚臣后,身在江枫前。

但见去魂远,不见归魂还。

惟昔爱好词,细碎穷注笺。

中间多佚事,他书亦不传。

极欲补阙漏,今方长弃捐。

重效嘈囋声,庶几与周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涧泉

一自接道谊,形容生辉光。

束情谢流宕,捧咏增惭惶。

矫足时切窥,云海何颓唐。

长安卖药市,堇堇十载强。

复缀守藏史,得近中书堂。

心计常自珍,孰云失其防。

稽首谢众去,酹酒相扶将。

融风促绿荫,代对日夜忙。

石涧流自涌,玉山禾欲长。

安得便奋飞,相从决高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